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悅安慰母親,“我沒事,一根頭髮都沒被庾太后碰著,只恨我當年大意了,沒有注意庾太后的險惡用心,如果不是她,明帝也不會死的那麼早。我和清河公主約定過,談不攏就以琅琊王的名義募集義軍勤王,乘著庾家勢力還弱,朝中積怨已深,越早動手越好,快刀斬亂麻。”

王導也點頭道:“庾家的勢力還沒出建康城,京城防守薄弱,目前一個郗鑑就能打進來,趕緊把庾家解決,生了惡瘡就用快刀割掉,免得傳遍全身。”

烏衣巷在半夜裡突然放起了孔明燈,且一盞接著一盞,起碼放了一百多盞,到了天亮方休,這一幕奇景傳遍建康城,當然也被遍佈京城的王記燒餅鋪子看見了,訊息不到兩天就傳到了江北的兗州城。

清河公主帶著琅琊王在此投奔郗鑑,焦急的等待訊息,聽到烏衣巷孔明燈事件,清河心下一沉,對郗鑑說道:“這是王悅傳出立刻勤王的資訊,談判失敗,文諫失敗,要武諫了。

郗鑑當即開始集結軍隊,可是傳令剛剛下去,探子就來報:“趙國皇帝石勒帶著軍隊朝著兗州集結而來!在城外二十里紮營!”

郗鑑聲音都在顫抖,“石勒帶了多少兵馬?”

探子說道:“君王親征,大概二十萬。”這幾乎是趙國舉國之兵了。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如果郗鑑帶兵勤王,兗州城必定會失守,這是江北最堅固的屏障,如果失去兗州,兗州以南幾乎一馬平川,除了長江,無任何天險可守,等於將整個江北拱手讓人。

“公主。”郗鑑為難的看著清河,“我的軍隊守住兗州已經很吃力了,暫時無法勤王,趙國糧草有限,等我抗過這陣,再起兵隨公主勤王。公主可先去找周撫和荀灌。”

清河掛念王悅曹淑的安危,但是她也明白現在敵國大軍兵臨城下,不是勤王的時機,一旦兗州失手,趙國石勒會佔據整個江北,甚至渡江入侵江南也有可能,到時候大晉又要亡國。

不行,大晉好不容易得到重生,不能再經受第二次永嘉之亂了。

上次永嘉之亂,還能衣冠南渡,百萬中原人跑到江南避禍,如果江南也陷落,江南往南只有一望無際的大海,天之涯,海之角,大家只有投海自盡,死路一條。

清河說道:“周撫和荀灌兵力有限,沒有你的支援,勤王沒有勝算,為今之計,只能由我去借兵,為你解開兗州之圍,邊境安寧,再隨我一同勤王。”

郗鑑問:“公主決定找誰借兵?”

清河指著北方:“另一個趙國——我去長安找劉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石勒一定知道庾家人在朝中起了眾怒,且主少國疑,大晉必定陷入內訌,所以乘人之危,來攻打兗州。如此一來,他國後方防禦一定空虛,我就說動劉曜去攻打石勒,一物降一物,只要石勒迫於壓力退兵去迎接劉曜大軍,你就能空出手來起兵勤王。”

第189章 圍魏救趙

中原有兩個趙國,劉曜的趙國定都長安,建立比較早,就叫做前趙。石勒的趙國定都平陽,建立稍晚兩年,大晉簡單粗暴叫做後趙。

由於石勒和劉曜對大晉都有滅國之恨,所以大晉拒絕與這兩個國家建交,不承認前趙和後趙。

既然不通使節,不建交,為什麼石勒對大晉內訌的事情一清二楚,趕在這個節骨眼上起兵犯境呢?

大家還記得逃到趙國投靠石勒的劉隗麼?就是兒子差一點點就娶了清河公主的那個大臣。

且說劉隗削弱王導失敗,被王敦起兵勤王,攻入建康城,劉隗一家人被老皇帝送走,遠走高飛。

劉隗在趙國得到禮遇和重用,聽聞老皇帝病死的噩耗,劉隗心痛不已,他堅信是王導和王敦兄弟合謀害死了老皇帝,對大晉由愛轉恨,一心為老皇帝復仇,所以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