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寧帝的坐騎是來自巴滇的寶馬,跑得快,耐力好,加上宋褘常年習舞,身輕若燕,兩人同乘一騎也輕鬆甩掉了追兵。

經過一個路邊茶店時,前方是分岔路,太寧帝拍馬走左邊那條路,可是剛剛踏上路程時,駿馬有三急,停下來嘩啦啦出恭,拉了兩攤大圓餅般的馬糞,熱氣騰騰。

太寧帝只得下馬,從老婦人那裡借了兩桶涼水,給馬糞緊急降溫,並且把鑲嵌著七色寶石的馬鞭送給打理茶店的老婦人,“有人追我們夫妻,如果他們來問,您只需如此……事成之後,我保你一生榮華富貴。”

王應帶著追兵趕到,果然停下問茶店老闆,“方才有沒有馬匹經過?男的白皮頭髮有些黃,女的衣衫凌亂,漂亮的像個妖精。”

老婦戰戰兢兢的指著左邊的分岔路,“有,往那邊跑了。”

王應追左邊,卻見左邊路中間有一大灘馬糞,說道:“你,去揉揉馬糞,看是冷是熱。”

宋褘剛剛經過,如果馬糞是熱的,應該就是這條路。如果是涼的……那麼茶店老闆在說謊。

侍衛將手指插進馬糞裡,觸手冰涼,“世子,是冷的!”

王應連忙拍馬回去,拔劍,直指老婦,“說,到底走那邊?你若敢說謊,我就殺了你!”

老婦嚇得癱坐在地,從錢箱子裡拿出一根七寶馬鞭,“往右,他們往右邊路上跑了,臨走時把馬鞭送給我,要老婦說謊。”

王應奪了馬鞭,改為往右邊道路衝去。

兵不厭詐,殊不知太寧帝已經和宋褘從左邊小道一路狂奔到了建康城。

第178章 輪迴

太寧帝親自來救宋褘,刻意瞞著清河和王悅,曉得他們肯定不會同意——連郗鑑都不知道!

面對清河和王悅的質問,郗鑑委屈的很,“皇上是帶著西池武士悄悄去的,他喬裝混在其中出臺城,我一個尚書令,沒有資格過問西池武士的行蹤。”

西池武士是太寧帝最最嫡系的一群武士的稱號,只聽命於皇帝。在司馬紹還是太子的時候,他就親自招募了這群武士作為親信。某天他要在西苑挖個池塘,但是太興帝說勞民傷財,沒有答應。

司馬紹就號令這幫人在一夜之間挖了個池塘出來,因池塘在西苑,所以叫做西池,這群武士從此就有了西池武士之名。司馬紹西池武士只聽皇帝號令,連庾皇后都指使不動。

就在郗鑑即將出兵去姑蘇尋太寧帝時,太寧帝和宋褘同乘一騎頂著朝陽回來了,陽光下,太寧帝金髮雪膚,格外醒目。

這祖宗可算是回來了!若是他被王應抓到姑蘇去,這仗還怎麼打啊!

清河王悅很是無語,司馬紹先下馬,宋褘因赤著雙腳在山林裡逃跑,腳上全是傷,因而繼續坐在馬背上,此時她還沉浸在夢幻之中,不敢相信太寧帝居然來救她這個“風情萬種但並非良人”的女人。

王悅忍住怒火,問道:“皇上是如何從姑蘇逃出來的?”

太寧帝得意洋洋,把他潑冷水澆馬糞,還有贈七寶鞭暗度陳倉的法子說了。

清河王悅默契相視一眼:皇上把有限的智力都用來英雄救美上了……

說起來各位讀者可能不信,太寧帝司馬紹小時候有神童之稱。他還是琅琊王世子的時候,有人從長安來,琅琊王問他,太陽和長安那個遠?司馬紹說太陽遠,長安近,因為只聽說有人從長安來,卻沒聽說誰從太陽來。

次日宴會,琅琊王把兒子的機智回答當做趣事講給群臣聽,當時王導和琅琊王還是蜜月期,王導逗弄司馬紹,問了同樣的問題,這次司馬紹卻改口說太陽近,長安遠,因為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意思是抬頭就能看見太陽,卻看不見長安,所以太陽近,這種靈活思辨的能力,在推崇清談的大晉是主流,所以眾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