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外,也未嘗不可。您當時是琅琊王,您明明可以這麼做,可是您就是皇后欺負母親視而不見。這一切都是父皇當年不作為造成的,事到如今,不過是自食惡果罷了。”
太子把太興帝的遮羞布直接揭下來了!
明明都是你當年造的孽,憑什麼把責任都推到頭上,還罵我是個廢物?
“你你你!”太興帝狂怒,顫抖的手指著太子,“來人,從今日起,將太子禁足東宮,無召不得外出,你好好反省自己,想清楚再告訴朕。”
太子還要為母親爭取,被護衛內侍們強行送走了。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現在連太子都和我離心了。我和王導之爭,處處落於下風,連生的兒子都不如他的兒子,將來太子繼承皇位,他就是王悅的傀儡。
難道我們司馬家的皇帝就是逃不過傀儡的詛咒嗎?
太興帝長吁短嘆。
太興帝心想,我不能就這樣當王導的傀儡,我得召集一部人支援皇室的朝廷官員啊。
怎麼讓朝廷官員投入我的懷抱呢?
太興帝想出了一個辦法。
次日早朝,太興帝宣佈,他要北伐中原,攻打漢國,奪回洛陽。
“什麼?”王導覺得太興帝瘋了,大晉目前憑藉長江天險,剛剛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百萬中原移民也剛剛安頓下來,今年國庫危機,都是靠我的兒子王悅穿著粗布單衣招搖過市,把粗布的價格炒上去,才解決財政危機,眼看著夏糧和秋糧相繼要豐收,正是搞錢的時候,怎麼突然要打仗?
還北伐?你能打得過誰?
王導不做聲,裝聾作啞,就當太興帝沒說過這句話,群臣大多都是王導推薦的官職,王導不開口,無人呼應太興帝北伐的命令。
但是太興帝不管那麼多,他覺得自己只要打出北伐收復河山的幌子,一定能夠吸引那些著急回到中原的官員,以此來向皇室聚攏。
太興帝不顧王導的沉默,在朝中釋出早就準備的檄文,併發布到各個州,郡縣,號召大家拿起武器北伐。
太興帝召集勤王軍的同時,命大臣淳于伯負責準備糧草。
淳于伯沒辦法,找宰相王導要錢要糧食。
王導一攤手,“國庫是空的,等著夏糧秋糧入庫。不是我不支援北伐,實在沒錢。”
太興帝有一半賭對了:朝廷真有激進的官員支援北伐,他們跟著穿著盔甲的太興帝去北伐親征,卻發現長江邊上一艘糧草船或者運兵船都沒有,連中原都去不了,怎麼打?
太興帝只是作秀而已,根本沒有北伐親征的打算,只是想籠絡一批忠於皇帝,敢和王導唱反調的臣子罷了。
如今,太興帝的目的已經達到,指著淳于伯大罵道:“要你準備糧草船隻,你什麼都沒做,耽誤戰機,毀了北伐,來人,將淳于伯斬首示眾!”
淳于伯就這麼莫名其妙人頭落地,血灑長江。
淳于伯為了這次流產的北伐背黑鍋,太興帝有理由回臺城了。
這次北伐集結就這樣散了。
次日,大朝會。太興帝的心腹大臣劉隗啟奏,說道:“陛下,淳于伯冤枉啊,一切都是建安縣公周訪的錯,是他沒有配合淳于伯籌集糧草。”
真是人在家中,鍋從天上來啊。
周訪最近剛剛給兒子說了門極好的婚事,受到荀灌的影響,本來在朝中保持中立,兩邊不靠的周訪對太興帝異想天開的親征北伐也覺得是兒戲,所以沒有理會太興帝的討伐檄文。
周訪剛要站出來自辯,丞相王導先站出來了,說道:“陛下,都是臣的錯,臣是一國宰相,一船糧草都沒有籌備到,是臣的過失。臣自請辭去宰相之職。”
太興帝那敢同意王導辭職啊!王導現在走了,這個江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