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帝司馬鄴,要懷帝穿著奴僕的衣服斟酒,還要愍帝拿著馬桶蓋,還最終殺了他們。
如今,我已經將懷帝和愍帝的棺材挖出來了,重新按照帝王的禮儀收殮遺骨,讓他們穿著龍袍入梓宮,還望兩國早日互通使節,大晉派使節來我這裡,把兩位帝王的梓宮運到建康安葬,魂歸故國。
這特麼還買一送二,一分錢不要給了傳國玉璽,還把懷帝和愍帝的梓宮都送來?
眾人狂喜過後,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還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
太興帝最高興了,因為大晉在他手中重生,還得到了傳國玉璽,如果能夠把懷帝和愍帝的梓宮迎接到健康安葬,他又是大功一件,萬古流芳。
於是太興帝指著專管外交的鴻臚寺卿說道:“你當我大晉使者,去中原迎接懷帝和愍帝的梓宮回國,落葉歸根。”
有這等好事?鴻臚寺卿慌了,當即跪地說道:“臣家中還有八十歲老母親纏綿病榻多年,恕臣不能遠行。”
開玩笑,萬一是個陷阱,我不得死在中原啊,我好不容易才逃到江南的!
太興帝一掃群臣,“各位愛卿,有誰毛遂自薦,去中原迎接懷帝愍帝的梓宮?”
好訊息來得太快,來不及先去驗證訊息是否正確,前方是遠大前程,還是龍潭虎穴,群臣都不清楚,況且永嘉之亂,衣冠南渡,一路上的艱辛慘烈歷歷在目,誰想回去再經歷一次?
群臣都不敢應。
王悅偷偷給太子使了個眼神,這半年來,王悅作為太子友出入東宮,和太子的感情突飛猛進,兩人從昔日互相算計的對手變成了好朋友,心意相通,一個眼神就能領會對方的意思。
太子回了個眼神:什麼?你不是開玩笑吧?要我自薦去中原迎接懷愍二帝的棺材?
王悅點點頭:聽我的。
自從和父皇太興帝為了母親荀氏的事情鬧得父子離心之後,王悅是太子司馬紹最信任的人。
太子出列,說道:“父皇,兒臣願往。”
一國儲君要親自出使,前往政局還不明朗的國家,一般當皇帝肯定不會同意。
但是太興帝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是“二”般的皇帝。這半年因王悅成為太子友,太子對琅琊王氏的態度從對立到靠攏,這讓太興帝對太子心生忌憚,懷疑太子要奪皇位。
太子:沒錯,我就是想當皇帝,父親當太上皇。我只有當了皇帝,才能把母親接到臺城供養,一雪前恥,讓前半生皆活在屈辱之下的母親安度晚年。
太興帝看著毛遂自薦的太子,心想來的正好,此事能不能成,全是你自己命,可不能怪朕不念及父子之情了。
於是太興帝同意了太子的請求,“准奏。太子為正使,去中原迎回懷愍二帝的梓宮,那位愛卿願意當副使?”
王悅出列,“微臣願往。”
丞相王導當即石化,正要開口阻止,剛剛新婚不久的建成縣公世子周撫出列,“微臣亦願往。”
原來周撫看到王悅出列,心想王悅去了中原,清河公主定不放心,灌娘為了給清河公主解憂,必定會跟著王悅一起去。
灌娘若去,我就一定要跟著去,索性站出來光明正大的表態。
我若去了,王悅又不在建康城,灌娘必定會留在建康保護清河公主,她是安全的,不用去中原冒險。
周撫為了新婚妻子荀灌,可謂是用心良苦。
其實建成縣公周訪和丞相王導一樣,都不想兒子去冒險,但是兩個兒子都已經說出口了,木已成舟,無法改變。
周訪和王導相視苦笑。
就這樣,以太子司馬紹為正使,始興郡公世子王導,建成縣公世子周撫為副使,帶著國書和回禮渡江北上,前往中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