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後,無論誰勝誰負,死的都是司馬家的人,和大晉的子民,造成多少無辜之人枉死?十六弟你還落得個謀逆之罪,受千古罵名。”
“我不忍見一次次骨肉相殘,希望十六弟退回藩地,鎮守一方,四海安寧,將來你我百年之後,才有臉去地下見武帝啊。”
寫給其餘藩王的信用的是同一個模板,只是在最後提出成都王許諾給你的利益,無論爵位是土地,我都可以滿足你——只要你帶著士兵推回藩地,什麼都好談嘛。
成都王司馬穎展信一瞧,冷笑道:“要我退回藩地?乖乖當一個藩王?哼,十二哥你為什麼留在京城不肯回去啊?什麼骨肉相殘,你起兵勤王殺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的時候是匡扶正義,維護皇室。我起兵勤王就是骨肉相殘,就是謀逆?十二哥也太不要臉了。”
成都王覺得長沙王是個雙標狗,遂提筆奮筆疾書,給十二哥回信:
“我們的父親武帝是偉大的帝王,一統江山,原本該千秋萬代,無奈國賊不斷,先有妖后賈南風,後有司馬倫,孫秀這樣的亂臣賊子禍害大晉,國家總是不得安寧,動盪不安。身為武帝的兒子,我憂國憂民,寢食難安。”
“先有國丈羊玄之仗著外戚的身份,為非作歹,禍害朝政,我很是憤怒,羊玄之和賊子孫秀勾結,為女兒羊獻容謀得皇后之位,將來他就敢廢帝自立,大晉的皇位恐怕要改姓羊了。為了保護司馬家的皇位,我振臂一呼,釋出了討伐檄文,天下人就像風雲際會般來到我的藩地鄴城,支援我討伐國賊。”
“我在鄴城時刻等待十二哥帶著羊玄之的人頭來響應我的,卻沒想到十二哥居然成為了叛軍首領,挾持皇帝,偽造國書,阻止弟弟我討伐國賊!十二哥啊,希望你早日迷途知返,放下武器,棄城投降,解除對皇室的控制,認清自己的錯誤。”
“如果你這樣做了,我肯定不會殺了十二哥,我會保護你和你的家人,把你們一起帶到鄴城去。”
長沙王司馬乂看到十六弟的回信,差點氣得吐血,這也太能顛倒黑白了吧!
我什麼時候挾持皇帝?明明是皇室一家人託付我的。
至於偽造國書,你說偽造就偽造?明明都是皇室的意思。
成都王詭辯,堅決不肯退兵。
其餘藩王態度模糊,回信中說哎呀我們都是親兄弟,司馬氏不殺司馬氏,要對得起列祖列宗云云,但是,藩王都不肯退兵。
不過,長沙王的攻心計還是起了作用。
除了發誓死磕到底的成都王,其餘藩王從同仇敵愾變成了中立觀望,他們既不肯退兵,也不肯接受成都王的指揮出兵。
他們就帶著軍隊在鄴城蹭吃蹭喝,要成都王幫他們養著軍隊,但就是不肯交出軍隊指揮權。
所以,成都王雖然號稱百萬雄師,其實他指揮的動只有自己的二十幾萬軍隊。
不過,這個數字還是足夠碾壓長沙王。
其他藩王都在觀望,成都王著急了,他急於用一場大勝仗來表現出自己的實力,於是他下令軍隊往洛陽方向而來。
大軍行軍之時,手下來報,說外頭有個衣冠不整,但是漂亮到不行的少年找他。
成都王司馬穎不耐煩的擺擺手,“要他滾,我對男人沒興趣。”
手下說道:“他自稱來自琅琊王氏,是紀丘子世子,王悅。”
“琅琊王氏”成都王道:“不可能,我聽說紀丘子一家都在江南建業。他們琅琊王氏為了躲這次戰爭,都回琅琊老家祭祀去了。他可有令牌等證明身份之物?”
大戰將至,成都王擔心長沙王會派人刺殺他,陌生人一律不見。
手下說道:“但這個少年風姿卓卓,一看就不是尋常人,就是身上有些傷,一應財物皆無,說是路上遭遇盜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