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要熟了,棗樹還有兩個月,你家最貴的梨樹已經結出指甲那麼大的果子了,你就忍心拋下這些果子?等這一茬果子熟了,採摘到框裡帶回老家多好。”
王戎一想,是這麼個理,於是沒有寫辭呈,只是裝病不朝。
清河回到皇宮,秘密吩咐郗鑑,“你派出幾個斥候,秘密跟蹤琅琊王氏的車隊,看他們是回琅琊老家,還是改道去了別的地方,”
郗鑑問道:“公主覺得琅琊王氏會改道去那裡?”
清河說出了最壞的可能,“江南建業。”
今日永康裡的族人幾乎十室九空!琅琊王氏除了幾個在朝廷中擔任要職的還繼續留在這裡,其餘族人,還有他們的家小等等,都加入由駙馬王敦保護的家族車隊。
這個場面令清河很受震撼,這不像是回鄉祭祀,倒像是舉族遷徙!
郗鑑立刻下去安排。
清河把今日拜祭外祖父羊玄之,還有在永康裡的所見所聞告訴了羊獻容,並說出自己的擔憂,“如果琅琊王氏是真的舉族遷徙,那麼勢必會引起京城的恐慌,其他士族也會陸續遷出京城的。沒有了士族,到時候長沙王也好,皇室也罷,都是無根浮萍,無本之木。”
羊獻容此時已經從失去父親的傷痛中鎮定下來,聽到女兒的講述,她並不慌亂,徐徐道來,“士族經歷數百年的動盪,朝代更迭,還能一直保持家族傳承,每一代都有出色的族人身居高位,自然養成了敏銳的嗅覺,比我們皇族厲害多了。琅琊王氏幾百年歷史,我們司馬家才幾年?淺薄著呢。”
“士族,就是下雨之前爬出的螞蟻、低飛的燕子、江河裡跳出來的魚,他們能夠嗅到山雨欲來的氣味。以前齊王司馬冏打趙王司馬倫,長沙王司馬乂打齊王司馬冏,都起碼師出有名,有條有理的,現在成都王司馬穎搞出討伐書把我父親的名字也寫上去,能哄住無知百姓,但騙不過士族啊。”
“士族看穿成都王並不高明的陰謀,曉得其餘二十幾個藩王都只想爭位。成都王壞了規矩,破壞規則,當一切連底線都沒有的時候,大家都會學得有模有樣,都沒有底線,這樣就會陷入混亂。”
“琅琊王氏可能是預感到天下即將大亂,就集體遷移,離開風暴中心洛陽城。”
羊獻容的判斷是明智的,三天後,郗鑑來報,琅琊王氏根本沒有回老家,他們集體南下,一直往南,八成就是要去江南建業,投奔王悅的父親王導了。
於此同時,一艘小船飄在長江上,曹淑扮作魚婆,王悅扮做船伕,他升起風帆,乘風破浪,度過了浩瀚的長江水,到達長江北岸。
當琅琊王氏族人一路向南時,這對母子的方向是一路向北。
第59章 潛伏
羊玄之下葬那天,長沙王司馬乂寫給成都王司馬穎和諸王的信件陸續透過使者到達。
長沙王和清河的想法一樣:能透過和談解決,就不要動手打仗。
長沙王的信寫的情真意切:
“……我們的父親晉武帝創立了平定三國,一統江山的千古基業,其功勞可比堯舜這種偉大的帝王,我們司馬家的江山理應千秋萬代的傳下去,然而,現有妖后賈南風把持朝政,外戚專權,又有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篡位謀逆,宗室骨肉相殘,皇室歷經危難,每次想到這裡,我痛心疾首。”
“我們兄弟生在皇室,受封於外郡,不能弘揚父皇的教化,經國利民。如今十六弟你又發動大軍,自稱百萬雄師,要攻打都城洛陽。打仗我從來不怕的,如今都城群臣同仇敵愾,發誓保護都城,維護皇室正統,已經做好應對的準備,我方是正義之師,一定能夠獲勝,但是,我們畢竟是一家人,交戰雙方也都是大晉的子民,為何要互相殘殺?”
“肯請十六弟退兵,與我們和解,否則大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