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帥道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楔子,大唐:從神探狄仁傑開始,帥道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則天笑道:“今日之事,只是殿中缺得一人,如有此人在,則氣可和,事可遂。眾卿可知朕說的是誰嗎?”
眾臣低聲猜測著,誰也不敢妄言。只有張柬之露出一絲微笑。
武則天也笑道:“看來柬之已經知道了。”
“陛下說的是狄仁傑,狄大人。”張柬之道。
殿內登時鴉雀無聲,眾臣面面相覷。武則天嘆了口氣,點了點頭。
狄仁傑乃唐朝大臣,以不畏權勢著稱,歷任寧州、豫州刺史等職。武周初期,他任地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為奸臣來俊臣誣陷下獄,貶彭澤縣令,即東晉時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那個差事。
武三思大覺逆耳,說道:“狄仁傑重罪逆天,若不是陛下天恩,他早已粉身碎骨了!”
武則天看了他一眼,問張柬之:“狄懷英還在彭澤縣令任上嗎?”
張柬之答道:“正是。臣聞說他施政妥善,勸課農桑,連斷大量累年積案,令百姓安居樂業,彭澤百姓為他立了生祠。”
武三思鼻子裡哼了一聲,剛想說什麼,武則天打斷他:“狄仁傑去朝已六年之久,夠長了。”
張柬之雙眼一亮,剛想說些什麼,忽然,殿外黃門官一聲高唱:“突厥特使始畢可汗已到宮門外,求見陛下!”
武則天道:“有請突厥特使!”
眾臣趕忙站起身來,整頓衣冠。
太極殿外,禮炮聲聲。突厥使團一行在禮部官員和黃門官的導引下,快步走進太極殿。為首的是特使始畢可汗,突厥首領吉利可汗的弟弟。
武則天面帶微笑對張柬之道:“人道始畢可汗相貌英偉,果然名不虛傳!”
張柬之微笑道:“突厥國英才輩出,始畢可汗更是人中龍鳳,他被軍中譽為‘沙漠之鷹’,足見其人材品格啊!”武則天連連點頭。
始畢雙膝跪倒:“末使始畢叩見皇帝陛下!感承陛下盛讚,末使愧不敢當。”武則天微笑道:“貴使遠來,不必多禮。請起,賜座。”始畢站起身來,值殿官抬上座椅,始畢落座,說道:“久聞天朝乃禮儀之邦,今日一見名不虛傳。最可嘆的是朝中大臣竟連末使的諢號都知道,足見天朝待事之誠,用事之專,令末使既感且佩!”
宰相張柬之道:“兩國連年征戰,黎民百姓飽受摧殘,今貴使前來和議,此乃順天應人,誠可敬也!”
武則天微笑頷首。始畢謙恭地起身道:“陛下,臨行前吉利可汗命末使轉告陛下,自今後突厥與天朝永結盟好,再不以兵戎相見!”
武則天道:“好!請貴使轉告吉利可汗,朕將永記此言!”
始畢躬身施禮:“末使代吉利可汗敬祝兩國盟好,永絕兵患!”
武則天站起來:“此乃天朝之幸,突厥之幸,萬民之幸!”
始畢雙膝跪地,高聲唱頌:“恭祝皇帝陛下千秋萬世,帝業永祚!”眾臣齊齊跪倒山呼讚頌:“萬歲!萬歲!萬萬歲!”
突厥使團抵達長安的當晚,武則天設宴招待使團。兩儀殿外鴻臚寺僕役穿梭往來,在掌膳官的催促下將美酒、菜餚流水般地送進兩儀殿。盛筵華堂,觥籌交錯,一曲歌舞終了,響起一片喝彩聲。武則天坐在正中席上,面露微笑。
突厥特使始畢一揮手,隨從遞過一個包裹。始畢謙恭地對武則天道:“陛下,此次末使前來,所備薄禮,已交付禮部承收,只這一件異寶,臨行前吉利可汗再三叮囑要親自交與陛下。”
說完,始畢手託包裹站起來,走到武則天身前,伸手開啟包裹,一道霞光從包裹內射出,登時將兩儀殿照亮——正是那枚稀世之寶“多寶珠”!
下坐群臣驚訝得發出聲來。武則天的眼睛也亮了起來。始畢轉動多寶珠,一道道五彩斑斕的射線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