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楊家燒鍋十五,楊家燒鍋,張鳳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力活。最後答應把工錢全給工頭,工頭才給立秋找了一個卯子工1,修理工具的活。這活讓公孫仲秋放下點心,楊宗也跟著輕鬆不少。【註釋】1卯子工:方言;計時不計件。

工地上的活,有時候也隨時改動。這天,工頭挑五十多名身體較壯的人,帶著去碼頭卸貨。從俄羅斯國運來一船物資,修鐵路用的,都是一些重物件,需要有些力氣的工人搬運。但大家都願意去,起碼能出去轉轉,看看新奇的外界和不瞭解的玩意兒,特別是那大輪船就從來沒有見過。楊宗一聽讓他去,可是興高采烈。而沒有讓公孫立秋去,他就不高興了,又耍起小性子,公孫仲秋趕緊過去哄。楊宗對立秋有些不解,都多大了,咋還耍小孩子脾氣,這活你又幹不了。轉過來,立秋開始磨楊宗,上船一定要好好看,回來講給他聽,楊宗只能應允。

碼頭上停泊著大大小小的船,多數是很大的木船,裝著煤炭、糧食還有一些不知道是什麼。有箱子的、有麻袋的、還有苫布蓋著的。在眾多的木船中,突兀出兩艘龐大的鐵傢伙,兩側有一對很大的輪子,一個大煙筒咕嘟咕嘟地冒著黑煙。讓第一次見過的人很納悶,這鐵傢伙怎麼能漂在水上,而且不沉底?工人們被帶到大鐵傢伙跟前,工頭給眾人分成幾組,佈置了要做的活,然後由洋鬼子帶著開始搬運貨物。

在碼頭的一側,有三個看熱鬧的人,也是興致勃勃的。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洋玩意兒,三個人中兩個人是學生打扮,另一個是家人書童的穿戴。學生其中一個是遲懷刑,比比劃劃地給另一個學生趙媛兒和書童勺子講,講他從書報和學校看到、聽到的知識。其實他聽過什麼是火車、輪船,俗話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雖然他也沒有見過,但是憑過去掌握的也說個大概。

他們幾個人是昨天才到的哈拉濱,栽楞這傢伙挺有套路,在江邊的楞場,找到一個老把頭。說自己有哥仨想去下江沒有錢坐船,想給把頭白乾活,只要能帶到哈拉濱就行。老把頭一聽還有這好事兒?白乾活不給錢,哪能不同意,馬上答應了,他和張乙、麻雷子可以名正言順的上排了。哈拉濱正在修鐵路,需要大量的木材,基本都是樺木、柞樹。這種木料正好是吉林特產,有塊山、有塊地都會生長柞、樺樹,從吉林順流往下放排,省去許多運力運費。如果中途沒有散排,那等於幹剩,所以,江邊停留大批要放流的木排。栽楞又扮成家人,找到另一個木排,說有富家少爺要遊山玩水去哈拉濱,就想坐木排看一路的風景,可以給把頭多一些銀子。把頭聽有銀子賺,哪有跟錢過不去的,偌大的木排別說多三個人,就是來三十人也沒有問題。只不過提出,上排後一定要聽把頭的,路上出事兒與把頭無關。另外,還要守排上的規矩。遲懷刑他們的事兒也說定了,可是排上有一條規矩是“不準女人上排”,但也難不住趙媛兒,找了一套遲懷刑的衣服,自己去打扮一番,居然變成一位俊俏的書生。眾人有家眷的都偷偷的安排好,按照約定的日子上了木排,一路上還都順利,昨天都順利地到了哈拉濱。找個客棧先歇下來,歇息兩天後,再找一順路的船隻,不出意外很快可以到三姓。

早上吃完早飯,栽楞和張乙、麻雷子三人說要上街,想去看看西洋景兒。勺子也要去,三人說什麼也不帶,讓他在家照顧大櫃。遲懷刑心裡明白他們去幹什麼,無非想去窯子或去找賣大炕的。極力留下勺子,說帶他去碼頭,找找去三姓的船,勺子只能不情願地答應。然後,遲懷刑打聽到碼頭的路徑,來到碼頭,勺子看見火輪船才高興起來。三個人正看得興起,趙媛兒突然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一個帶著柳條帽子的人。在那個人偶然回頭的時候,咋看都像楊宗。本想仔細看看。但距離遠點,又有阻攔,而那個人已經隨眾人登船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巫女之盲眼太子妃

風清雪

穿越之我在綜影當特工

燕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