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動師之導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踏浪號的誕生,海猿人魚叛亂史,魂動師之導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踏浪號”綜合技術研討會上。
好美!
這是所有人的第一句讚歎。
像是一條銳利而流暢的痕跡,一隻優雅的水鳥俯衝入水的姿態,一把剛出鞘的劍!
機體尾部的主翼提供空氣升力,貼水面執行時運用地面氣流效應。由於艙體可以做到全密封,靜止狀態時機腹可以入水提供浮力;發動機是向量型等離子體發動機,水面高速行駛狀態下,機腹又是脫離水面的,因而沒有興波阻力,潛艇雷達甚至發現不了它!
低空時是飛魚,高空上是飛鳥。
布勞迪高興地跳了起來:“天哪,天哪!不愧是偉大的尼古拉斯-格林-蘇!他就是個天才,就是神!”他激動地搓手:“變後掠翼!我們怎麼沒想到呢,我們怎麼沒想到呢!我們就是被船艦的傳統外形所束縛住了!對啊,要浮力就單給浮力,要升力就單給升力,要動力就單給動力,根本不用考慮抗傾覆,因為系統是自穩的,本來就不怕傾覆!雖然看上去不一樣,但在三個軸上的慣性矩和轉動慣量都和諧地要命!”
赫克托爾一夜沒睡,但看上去精神奕奕。他掩飾不住興奮,但仍然剋制著自己:“好,這是個非常具有突破性的方案,對我們後續工作會很有幫助。但我們不得不說,它的動力學將很複雜,連線處的強度,目前的材料強度能夠達到嗎?會不會產生應力集中點?”
力學組的組長長嘆了一口氣:“尼古拉斯-格林-蘇,真tmd不是人!我剛在VIKI上粗跑了一遍風洞模擬,這個外形不光氣動角度很完美,連內部應力變化都很平滑——無論是在氣體中還是在液體中,甚至在氣液交介面上,應力集中都不超過危險值!”
討論組一陣喃喃私語:“天哪……簡直是藝術品!”“這個設計要超越格林-su26那個空中飛磚傳奇了吧?!”“這麼天才的設計為什麼當初沒有釋出呢?”
“由於在介面上,提供動力、浮力和升力的構件一直在變化,要求極高的控制精度,控制系統設計組,你們覺得有落地的可能性嗎?”
控制組組長,又興奮又緊張,他道:“有難度,這將絕對不是儀表式的控制系統,必須將所有資訊綜合到控制系統中,然後讓駕駛員做出判斷。”看了一眼副組長陳肖冰。陳肖冰沒精打采的,黑眼圈都快掉到下巴上了,他打了個哈欠,像知道正確答案似的、沒什麼興趣地道:“沒問題,看上去很複雜,但把我們之前的神經同構控制系統加進去就行。神經同構控制系統會像人類的潛意識一樣執行,駕駛員根本意識不到是多海量的資訊,訓練完成後,他們用直覺駕駛就行,就像你學會了走路、就從不用想先邁哪條腿。”
(陳肖冰知道,目前白山要塞中的踏浪號,實際上遠遠先進於踏浪號初始稿的單純機械系統,是載入了“海神系統”後自帶生物平臺的複合體。)
整個研討室都充滿了興奮和希望的氣氛。
會議結束,各個小組都按照工作表制定了第一設計稿的工作計劃,各自欣喜地散去了。
只留赫克托爾和布勞迪還在會議室中,赫克托爾若有所思地盯著螢幕上的材料。
布勞迪走到頭旁邊,和他一起望著螢幕。
“你說,這麼好的設計方案,三十年前就有了設想,當時為什麼不推進?當時第六局是不是瞎了眼——不可能啊,第六局水平很高的啊,一直都是工程部的王牌。”
赫克托爾摸了摸下巴:“第一眼只是被它的奇思妙想所震撼,有種所有問題都被解答的恍然大悟。現在看來,我倒覺得有幾點奇怪。”
“嗯?說來聽聽。”布勞迪挑眉。
“你說,為什麼要花大力氣做成全艦體水密氣密,而不是限制下半部分的幹舷?”
“防傾覆啊?”布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