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章 乞丐皇帝乞丐菜,誰來拯救你我的地球,唐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娜:“司爺爺,我不明白,乞丐當了皇帝,他的臣民不都是小乞丐嗎?乞丐的日子怎麼會好過呢?” 吉娜不知道是真不懂,還是有意同爺爺調侃,笑嘻嘻地歪著頭問爺爺。
爺爺:“你聽完我講的故事就明白了。中國明王朝的開國皇帝名字叫朱元璋,他出生於赤貧的農家,幼年非常困苦,給人家放過牛,當過小和尚,討過飯。
“後來參加農民起義軍,靠自己的本事打下了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
“由於他是受過苦難的人,他知道百姓的疾苦,他當皇帝后採取了許多惠民政策,為老百姓辦了不少好事,是一個開明的皇帝。他的臣民的日子,比他的前朝的日子要好過很多。”
吉娜:“司爺爺,原來是這樣的呀,我明白了,謝謝司爺爺。”
爺爺:“不用謝,小吉娜。這個皇帝有一道最喜歡吃的菜就是‘素什錦’,他做乞丐的時候,發現把從各家討來的素菜混合拌在一起比較好吃。
“因為,各家菜的味道都不一樣,混在一起的口味很豐富。他做了皇帝后,有一天想起這道菜,便讓御廚做,御廚只會做高階的宮廷菜,根本不會做這種菜。
“朱元璋張榜天下,誰會做這道菜,便封為高階御廚。有一位曾與朱元璋一起要過飯的乞丐做出了這道菜,被封為高階御廚。”
夫人:“司先生,我也聽說過這個傳奇的皇帝,好像他的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人統治的王朝。”
爺爺:“是的,夫人。以後的清王朝是滿族人統治。”
約瑟夫上校:“我聽說這個乞丐出身的皇帝有很多傳奇故事,非常精彩。以後,有時間請司老先生多給我們講講。”
爺爺:“好的,只要你們喜歡,我絕不保守。接下來,我們要點一道湯。中國人對湯的要求很講究,你們外國人把湯看的也很重要。法王路易十四的御廚路易斯·古易在其《湯譜》中有名言傳世:‘餐桌上是離不開湯的,菜餚再多,沒有湯猶如餐桌上沒有女主人。’可見,湯在西餐中也是有很高的地位的。”
約瑟夫上校:“我知道中國廣東和南方人喜歡煲湯,而且有專門煲湯用的陶罐,而北方人在煲湯上,沒有南方人講究,是嗎?”
爺爺:“是的,這和我國南方北方的地域農作物生產以及飲食結構有關。我國的南方出產大米,南方人以米飯為主食,需要湯水送飯,所以喜歡煲湯。
“而北方出產小麥,北方人以面為主食,饅頭、稀飯、麵條、水餃是北方人的最愛。而且,北方的農業和經濟不太發達,糧食比較短缺,人們習慣半稀半乾,沒必要再煲湯了。”
約瑟夫上校:“我在仙客樓的菜譜上看到過一道湯,名字叫‘珍珠翡翠白玉湯’,我始終沒有搞明白珍珠、翡翠、白玉做出的湯怎麼喝。所以,從來沒有點過,您可不可以說說這道湯?”
爺爺:“哈哈,這道湯有一個典故,你不知道這個典故,怎麼會明白它字裡行間的含義?”
夫人:“一道湯裡也有故事,請您說來我們聽聽。”
爺爺:“這個故事也和我們國家的那位乞丐皇帝有關。相傳,朱元璋小時候討飯時經常捱餓,有一次,他一連三日沒討到東西,餓昏在街上了。
“一位路過的老婆婆在眾人的幫助下,把他救起帶回家,老婆婆自己家裡也沒有什麼吃的,就把僅有的一塊豆腐、一小撮菠菜和半碗剩米飯混在一起煮了,餵給朱元璋吃。
“朱元璋吃後,身體得到了恢復,覺得這湯非常美味可口,便問老婆婆剛才給他吃的是什麼,那老婆婆苦中求樂,開玩笑說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湯’。這裡珍珠是指米飯粒,翡翠是指菠菜,白玉是指豆腐。”
吉娜:“那我們也嚐嚐中國皇帝喝過的‘珍珠翡翠白玉湯’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