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的方向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8章 天下第一塔,符寶,曾經擁有的方向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竟成了大大的爛尾工程,一直在陽山躺了六百多年。
你想,永樂帝本是為了開鑿石碑紀念朱元璋,向天下彰顯自己的孝心,更是昭告天下自己依舊是朱元璋的好兒子,就算他這個皇位是從侄子手裡搶過來的也是名正言順,以能更好的鞏固一身皇權,結果碑弄好了卻豎不起來,搞成了爛尾樓,可想而知這種事是多麼尷尬和滑稽。
也正是因為此,永樂才又另外在南京建造了報恩寺和報恩寺塔。
甚至可能陽山石碑還沒開鑿結束永樂帝就有了這種預感,猜到了可能出現的結果,所以報恩寺塔的始建是在陽山石碑工程尚未竣工就開始的。
不過這座塔卻已經不是單純紀念朱元璋了,還包括他的母親。
整個報恩寺塔都是按照皇宮標準建造的,而這一座塔就耗資248.5萬兩白銀之巨,在永樂朝工部侍郎黃立恭以及大名鼎鼎的三保太監鄭和監督下耗時十九年才竣工,使役工匠十萬餘眾。
整個塔九層八面,高約78米,擱在現代依舊是比擬二三十層樓房的高度。
放在六百年前亦是絕對的南京第一高,而且整個塔身都是由白瓷五色琉璃磚構件堆砌而成,每磚均刻有佛像等圖案。
據傳塔建成後九層內外共設篝燈146盞,每盞芯粗一寸左右,白天,此塔與曰爭輝;夜晚,則又煙火騰龍,煞是壯觀。更是目前國內唯一有史料記載的琉璃寶塔,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該塔絕妙的琉璃藝術,代表了中國歷史上極高的建築藝術成就。
明朝張岱在《陶庵夢憶》中曾說,“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則報恩塔是也。報恩塔成於永樂初年,非成祖開國之精神、開國之物力、開國之功令,其膽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張岱是明朝的人,當時這塔還在,矗立在長江邊上來往的船隻都能看到,如果今天還在的話,絕對會成為國內最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但可惜的是,這座“天下第一塔”,和長城、羅馬鬥獸場、義大利比薩斜塔比肩的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觀,卻被摧毀在了太平天國的內戰中。1856年,太平天國北王韋昌輝因為擔心翼王石達開佔領城外的琉璃塔,架炮攻擊城內,派兵一面在塔下挖地道引爆炸藥,一面用火炮直接轟擊塔身,最終使琉璃塔化作一堆瓦礫,而大報恩寺的其他建築也被由此引發的大火全部燒燬。
不過塔雖然毀了,可還是有一部分東西保留了下來,其中就有一些青花地磚散落民間。
用青花做地磚,這種奢侈是史無前例的,古今中外敢這麼幹就一個永樂大帝。
這也是永樂大帝的氣魄展現!
這種青花地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為人所知,一般人看到這地磚的時候都會第一時間誤以為這是殘器,像一個盤子的中心被切割了下來。因為任何一塊磚上的圖案都不完整,只有多塊瓷磚連線起來才能湊出完整的圖案。
這也是為什麼周明落會在最初誤以為手中這瓷磚是殘器。甚至這瓷磚在最初更被人擺了個大烏龍,和其他瓷器銜接在了一起湊成了個盤子。
但在發現疑點之後周明落才徹底恍然,自己可能真的猜錯了,這不是殘器,真的是出自天下第一塔的一塊完整的瓷磚。
他也曾經在網上看過這瓷磚的圖片,只是剛才一時沒想到那裡,現在想起這些事後周明落也努力開始回憶那瓷磚的圖片,又一一對準手中瓷盤,跟著就驚喜的發現,手中這瓷盤的底部,和真正的青花地磚絕對是一個型別的事物,極為相似和接近。
這才讓他徹底激動了。
“青花地磚?這真的是出自天下第一塔的青花地磚?而且看上去還是完整的。如果是真的,那就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了。”
當年整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