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尚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 烽火狼煙,大宋那些年,墨尚花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也沒攻下梓州城。
◆ 梓州保衛戰
梓州知州、右諫議大夫張雍,乃是一代大儒,學富五車。這人不但學問高,安邦定國,行軍打仗也都是一把好手。
張雍,字子雍,德州安德縣(今山東德州德城區)人,毛詩學專家。開寶六年進士及第,任職東關尉。又遷太子右贊善大夫、知開封府司錄參軍事,後又遷秘書丞,充任推官。端拱初(988),出任西川轉運使,知梓州。
得知青城王小波、李順起義後,張雍開始訓練士卒,得城中兵三千餘人,又招募一千多強勇守城。
對手下大小官吏,張雍都一一做了指派,令推官陳世卿負責製造武器;掌書記施謂、榷鹽院判官謝濤砍伐山木為旗杆。
張雍又組織梓州百姓,沿城挖了條一丈多深的護城河;銷熔銅鐘鑄造箭頭;將布搓成繩索,做好充分的防守準備。一切安排妥當,又派推官盛梁到京師請求朝廷增派援兵。
李順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權,派遣相里貴領軍二十萬圍攻梓州。
張雍與監軍盧斌登上城牆眺望,見起義軍派出計程車兵,皆老弱疲憊,又身無鎧甲,盧斌頓時有些輕敵,笑著請求開北門出擊。
張雍道:“不可,賊人也許是用老弱之兵,使詐引誘我們,暗地裡設下埋伏,等我們上圈套。城中官民人員混雜,萬一被敵人裡應外合,墮敵之奸計,此非良策也。”話音未落,果然有士兵伏在敵樓上長嘯,與敵人應和,張雍急命斬殺示眾。
裡應外合是大蜀義軍攻城略地慣用的手段,不過這一招在張雍這裡,太老套了,完全不能奏效。
楊廣在劍門與宋軍交鋒,屢吃敗仗,大蜀王李順心急如焚,他命令義軍出動雲梯和衝火車,晝夜擊鼓吶喊,勢必要在最快的時間拿下梓州城。
義軍晝夜攻城,梓州城中軍民整日人心惶惶。張雍每日親自登城指揮作戰,命士卒用發石機發石,用火箭火石,破壞義軍的雲梯和衝火車,義軍的攻城之勢才稍稍減緩。
張雍心生一計,命人在城西北角修整進攻器械,道:“軍士們趕快整頓裝備,吾將開東門擊賊。”隨後派步騎五百人到東門,假裝要出城迎戰。
大蜀王李順和相里貴登牛頭山俯看城內,見宋軍在東門集結兵馬,猜想宋軍這是想出城交戰,就在山的東角埋伏一萬多精兵等待宋軍。
張雍隨即召集一百多死士,縋城而下,焚燒破壞義軍攻城的裝備。從午時到申時,裝備基本焚燒殆盡。等到李順發現中計,再來撲救,已經晚矣。
一日,北風呼嘯,天色昏暗,李順命義軍乘風縱火,急攻北門。張雍與盧斌領兵據守城門,立於箭石之間,固守不動,無懼無畏。
大蜀義軍晝夜攻城,梓州城始終固若金湯。張雍在梓州將李順和他的二十萬起義軍整整拖了八十多天,為王繼恩大軍順利入川贏得了時間。
宋軍屢敗楊廣,突破劍門關,收復川北主要關隘重地,王繼恩立即派內殿崇班石知顒率數千人馬增援梓州。
得知宋軍前來增援梓州,未免遭受前後夾擊,李順果斷命令義軍撤向成都。
梓州之圍既解,張雍派施謂入朝奏告。太宗親筆詔令表揚,提升張雍為給事中;盧斌為西京作坊使、領成州刺史;陳世卿任掌書記;施謂為節度判官;謝濤為觀察推官。又任命通判將作監丞趙賀為太子中舍,監軍供奉官辛規為內殿崇班。
梓州之戰,李順不但浪費了時間,損失了數萬人馬,也錯失了最佳的戰機,永遠地失去了劍門天險,讓宋軍輕易地打通了入川的通道。
從這時開始,大蜀“應運雄軍”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守。
◆ 喋血川東
川東義軍在張餘的統領下,不斷攻城略地,相繼攻佔新寧(今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