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尚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耐官員,大宋那些年,墨尚花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外甥女,且姜氏與徐鉉有姦情,因此,徐鉉才私下裡請託開封府判官張去華,為他老婆的外甥女求情,開封府徇私枉法,故意不治徐鉉外甥女的罪,反而判尼姑誣告。
太宗聞聽,心頭火起,於是將這樁案子交由大理寺“推問”。
大理寺新任評事王禹偁是個直性子,徐鉉的為人他太清楚了,說七十六歲的徐鉉跟外甥女姜氏有情況,他王禹偁頭一個不相信。
很快,王禹偁給出審理結果:維持原判,此案純屬尼姑誣告,沒影子的事;徐鉉、張去華是清白的。
太宗心存疑慮,又派刑部宋湜、向敏中等人複審。開封判官張去華是向敏中的岳父,向敏中向太宗請求,不參與判案,太宗准奏。
經過大理寺、刑部兩部的審理,結果還是繼續維持原判,“刑部詳覆,議與大理寺同:尼道安當反坐”。張去華審判正確,道安以“反坐”罪論處,只要等到太宗的首肯,即可結案。
這就有意思了,下級部門審案,上級部門十有八九是為了維護下級的權威和麵子,維持原判。無論你道安說什麼,拿出各種證據,各部門領導都沒錯,錯的只有你尼姑一人。
說你錯你就錯,不錯也錯;你錯就是你錯,我錯也是你錯,不服不行。這就是那時的官場邏輯,不服,你還想造反不成!
太宗皇帝這時不知道是起了憐香惜玉的心,還是出於對佛法僧三寶的敬重,他總覺得,徐鉉、王禹偁這夥人有問題。不會是你徐鉉、宋湜、王禹偁、張去華,勾結一氣,欺負一個弱女子吧,況且這女子還是一個尼姑,誰都知道,佛門不打誑語。
太宗不想治道安的“誣告”罪,他的原則是“有詔勿治”。你們說尼姑有罪,我就不治她的罪,朕就要看看,你們幾個能怎麼著?
如果是別人,這事也就罷了,一切由你皇上做主,你想咋辦就咋辦。
太宗這回遇上的是愛較真的王禹偁,“禹偁詞學敏贍,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為己任”,宋仁宗“以其性剛直不容物,命宰相戒之”。
這是一個總想著“致君堯舜”的直腸子官員,他堅決不同意太宗的“勿治”主張,開始三番五次的“抗疏雪鉉,請論道安罪”。王禹偁堅決要為徐鉉雪冤,定要治道安一個誣告罪。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隻病貓。被臣子逼到牆角的太宗,火力全開,他終於使出自己的殺手鐧。
王禹偁再次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張去華被降職,貶為安州司馬;宋湜被降為均州團練副使;徐鉉被貶謫為靜難行軍(屬邠州)司馬。
到了靜難軍府治所在地邠州,這裡的冬天奇寒,當時棉花種植還未普及,有錢人常穿動物皮毛禦寒。或許是學佛的緣故,徐鉉不忍心穿動物的皮毛。一天,他終於染上風寒,病倒了。
有故人來探望他,徐鉉作《贈維揚故人》詩道:
東京少長認維桑,書劍誰教入帝鄉。一事無成空放逐,故人相見重淒涼。
樓臺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驛路長。莫怪臨風惆悵久,十年春色憶維揚。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徐鉉叫人幫他穿好冠帶,急索紙筆,寫下遺言:“道者,天地之母”幾個字,筆落命終,享年七十六歲。
開封判官張去華被貶安州司馬,作為女婿的向敏中,雖然沒參與辦案,但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作為大理寺官員,他也不能獨善其身,只能躺著中槍。
不久,向敏中被降職,外放廣州知州。
向敏中入朝辭謝,他向太宗當面敘述此事。太宗為之感動,答應任期一滿,就召他回朝,接著,又升任向敏中為職方員外郎。向敏中感激涕零,這才走馬上任去了。
一尼告狀,五官遭貶。原告道安自己也鋃鐺入獄,史載:“坐不實抵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