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尚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血色成都,大宋那些年,墨尚花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民間一直有個說法,成都陷落之時,大蜀王李順並沒有死,他化裝成一個和尚,秘密逃出成都,繼續率領義軍跟官軍戰鬥。那個被官軍抓住殺死的李順,只是個替身。

詩人陸游《老學庵筆記》雲:“成都將破之際,李順忽然召來數千僧人,搞了個千僧齋,招待以菜飯,唸經祈福。又招數千兒童,皆削髮剃度,穿上僧衣。早晨天微亮之際,僧人分東西兩門出城,李順也不知去向,估計是剃度後混在僧人隊伍中逃遁了。宋軍入城,逮捕得一位有美髯之壯士,相貌頗似李順,遂殺之,這人其實不是李順。蜀人傳言,李順逃至荊渚一帶,躲進一座寺廟,當了和尚。”

荊渚在哪裡,成都一直向東,過了“山之多不知其幾千裡,不知其幾千萬峰,山之高且大如是”的長江三峽,那裡就是荊渚,也叫荊州。

也有傳言,城破之時,李順在相里貴、吳蘊等人的掩護下,衝出東門。官軍來追,相里貴力戰而死,吳蘊與李順被官軍衝散。李順在義軍的掩護下,逃往雲南。

四十年後,宋仁宗景佑年間,在廣州的大街上出現一位老翁,有人指認他就是曾經的大蜀王李順。巡檢使臣陳文璉帶人將其逮捕,釘上木籠囚車押解進京。經複查核實,確係李順無誤。朝廷因為對平蜀將士論功行賞已過去多年,不想再聲張此事,密令將李順斬首。賞陳文璉升官兩級,派為合門使,在朝廷做官。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至景佑中,有人告李順尚在廣州,巡檢使臣陳文璉捕得之,乃真李順也,年已七十餘,推驗明白,囚赴闕,覆按皆實。朝廷以平蜀將士功賞已行,不欲暴其事,但斬順,賞文璉二官,仍合門祗候。”

陳文璉是泉州人,系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之侄,康定中期告老還鄉。沈括曾在泉州跟陳文璉見過面,他家裡有《李順案專卷》,詳細記錄了捕獲李順的經過。

由此可知,李順最後是被秘殺於開封監牢之中的。

同為起義軍領袖,李順與王小波不同。王小波是“吾疾貧富不均”,乾的是殺富濟貧,李順是“均貧富”。

他把地主老財召集起來,令他們將家中的金銀糧食,全部開列出來,按家中人口,留下夠吃夠用的,其餘的全部上繳,由義軍統籌調撥,賑濟了貧苦百姓,實現真正的共同富裕。

同時錄用有才能的人做事,撫慰百姓,義軍軍紀嚴明,所到的地方,秋毫無犯。義軍到達哪個州縣,州縣百姓都大開城門請他們進去。

義軍失敗之後,百姓一直對李順念念不忘,在民間能夠躲藏三四十年,可見,李順深得民心。

南宋時,詩人陸游奉詔入蜀,他在《老學庵筆記》中記載:“成都江瀆廟北壁外,畫美髯一丈夫,據銀胡床坐,從者甚眾。邦人云:蜀賊李順也。”足以證明,一個多世紀後,李順依舊是蜀人心目中的大英雄。

一代布衣百姓之豪傑,風雲激盪,鬧翻整個巴蜀,英雄,永遠都是一部不老的神話。繁花落盡,三十餘載,不動聲色,隱姓埋名於江湖,可歌可泣,可嗟可嘆,斯人已去,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 論功行賞

義軍將領王盛,開啟城門,迎接官軍,有功於朝廷,詔令王盛穿錦袍佩束銀帶,高頭大馬,大張旗鼓在益州遊街三天,以示恩寵。

老百姓恨透了這位義軍叛徒,見到他遊街,紛紛朝他扔臭雞蛋、爛菜葉、磚頭、瓦塊。吐沫吐到地上,還要踩三腳。

收復成都,誅殺李順,官軍大獲全勝,太宗召叢集臣論功行賞,彈冠相慶。

有一名叫張舜卿的官員向太宗上奏道:“臣聞順已逸去,所獻首蓋非也。”張舜卿說真李順已經逃跑,現在拿住的不是李順。

這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太宗一聽,肺就炸了,怒斥道:“平叛才幾天,你是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進擊的大明鐵騎

省墨

幹宋

任鳥飛

我生活在初唐

江中小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