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制,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觀《王制》,更近乎於周禮,還是更近乎於《春秋》?”
周禮這東西自不必說,懂的都懂,老木乃伊了。
而《王制》卻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王制》是六經之一的《禮記》裡面的一篇,如果光看內容的話,其實就是記錄古代的種種政治制度,也就是封國、職官、爵祿、祭祀、葬喪、刑罰、建立成邑、選撥官吏以及學校教育這些方面,看起來是不是沒什麼特別的?
但實際上,《禮記》在六經裡的地位非常之高,而《王制》更是禮記裡面最有分量的東西,孔子弄得,絕非是無用之功,這裡蘊藏了他奮鬥一生後,到了老年面對諸國亂象無能為力時,留給後世的寶藏。
其實在瞭解這些的時候,姜星火也總覺得,自己要是一切順利的話,在這一世死亡之前,應該也給後世留下幾本書.
咳咳,扯遠了,總之,《王制》的內容跟周禮是截然相反,乃至背道而馳的,這也成了經學裡面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之間的矛盾衝突之所在,是解不開的。
原因也很簡單,這都是孔子弄出來的。
一個孔子,弄出來了兩個背道而馳的思想,聽誰的?
姜星火給出了答案:“孔子壯年問禮,因時局動盪,需尊周王,方有海內昇平之希望,加之資歷淺薄,畏大人言,故此有‘鬱郁乎文哉,吾從周’之語,推崇周禮;然而周朝禮制,到了春秋之時,早已不適應社會的劇烈變化,積弊肉眼可見,孔子到了晚年之時,自覺已無救時之希望,又擔憂王道不行,故此繼承周禮而更改制度,親自修訂,以圖留給後世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將其思想隱喻於《王制》和《春秋》之中。”
所以,姜星火面對古文和今文學派之爭,或者說兩種不同政治制度的爭端,選擇了董仲舒的今文學派。
事實上,公羊學所宣傳的《春秋》經義,確實與《王制》更加相合,而《王制》按姜星火的說法,那就是孔子的託古改制思想。
所以這麼串下來,姜星火的思想脈絡就很清晰了。
孔子託古改制寫了《王制》和《春秋》,董仲舒託古改制以公羊學為依據,寫了《春秋繁露》,並且運用了《王制》。
“所以國師的意思,是以《王制》來統御六經,進而對六經做注?”
姜星火沒有笑而不語,那樣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在模稜兩可,如果事有不成,隨時可能把他們賣了,而是頷首道:“這件事的立意便是如此了。”
曹端和孔希路琢磨了一下,沒說話。….
但沒說話,其實在某些時刻,比說了很多話還能表明態度。
姜星火也不急,看著窗外莫愁湖雪景,又自己給自己倒了杯酒,不知不覺間,喝醉了酒的高遜志竟然已經在眾人旁邊睡去。
過了片刻,曹端終於開口,他的眼神裡閃爍著一些渴望:“那國師打算讓我寫什麼文章?”
曹端可沒忘了,這才是姜星火找他們要做的事情,注六經這種大工程,肯定不是讓他們來弄的,最多就是掛名牽頭和稽核之類的工作。
“你寫《孔子學術譜系考》。”
一聽這話,曹端有些頭大,但還是忍住了沒叫苦。
孔子的學術譜系,主要以秦的大一統為界限,分為先秦和兩漢。
先說先秦時期,孔子在世的時候收弟子,主要有兩撥人,一撥是魯國本地的山東弟子,另一撥則是燕趙等地的河北弟子。……
第3\/7頁
先說先秦時期,孔子在世的時候收弟子,主要有兩撥人,一撥是魯國本地的山東弟子,另一撥則是燕趙等地的河北弟子。
山東是今文學派正宗,河北是古文學派正宗,但正如左可以無限劃分一樣,基於鄉土而構成的今學正宗,同樣可以無限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