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肅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章 且聽風雨聲,我是隻雞怎麼了,九月肅殺,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貴升離家出走後,來到法華庵拜訪志貞,遭到冷遇,貴升裝病得以見到志貞,由她陪著遊庵,是謂“前遊庵”,也稱之為“情挑”,貴升因對志貞心生仰慕,又見她庵中種桃栽柳,料定她雖入空門,但凡心未斷,於是在遊覽途中處處借物問情,從“放生池”中的鯉魚到殿中懸掛的“琉璃燈”,貴升是步步緊逼,志貞是欲防難防,乃至到羅漢堂,貴升的如此一番痴心真情話:“三太呀,笑你我僧俗有緣三生幸,笑你我和詩酬韻在桃林。笑你我二八妙齡巧同歲,笑你我知音人不識知音人。他笑你種桃栽李惜春光,難耐黃卷與青燈。他笑我富貴榮華不在意,冷淡仕途薄功名。他笑你行醫濟世救眾生,難救自己脫火坑。他笑我四書五經背如流,聖賢嚴訓不經心。他笑我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笑你口唸彌陀假惺惺。笑我佯作輕狂態,笑你矯情冷如冰。笑我枉自痴情多,笑你不該少憐憫。長眉大仙呵呵笑,笑的是你瞞我我瞞你,錯過青春無處尋。”道盡了他們二人的心腹事,說得志貞是無言以對,只得以“施主越說越荒唐,恕我失陪回禪房。”來做無奈的回防,此時的志貞已經是“一片凡念難遏止,欲進不敢進,欲辭又難辭。”了,又怎能禁得住觀音堂中貴升像“我有難我有苦,一腔虔誠拜大士。往日有怨無處告,今朝有緣訴心事。我是有家有業無雙親,有才有識無相知。指腹為婚成孽緣,新婚三月無樂趣。心不和意不合,悖情如同肉中刺。一氣之下離家門,今生誓不見張氏。如今我是有家家難歸,有心心無主。有志志難遂,有情寄無處。求菩薩救苦救難救赤子,求菩薩填苦海鋪藍橋大慈大悲把良緣賜。”這般“摧心摧肝摧肺腑”的話呢,志貞在做著最後的堅持,“莫道我無情負相知,怎奈是佛門處處是雷池。相公啊,今生欠下你恩愛債,欲報深情待來世。”但當她看到貴升要走時,知道錯過便是一生再難求了,經過貴升“你原是塵緣未斷青絲在,佛規未必是心規。雷池可禁也可越,樊籠能鎖亦能開。這一枚傳家至寶玉蜻蜓,贈予卿卿常佩帶。蜻蜓點水人生短,知音相依伴百歲。龍門佛門皆可棄,莫教桃李空凋謝。”如此一番勸解,終於突破了最後的心理防線。此處好比是《西廂記》中的“白馬解圍”,是全劇的關鍵,是全劇的轉折點,沒有這裡,劇情就沒法發展,或者說是沒有這裡,劇情就全然換了。此後是“芸房”,其間的貴升和志貞的其樂融融和先前的貴升在家裡的索然無味形成鮮明的對照,而由於貴升長期不回家門,在他毫沒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突遭其妻張氏“搜山”,驚慌之中貴升躲也無處躲,無奈之中貴升扮作觀音,此刻張雅雲也已經尋到眼前,而張氏的這一鬧,又一次改變了劇情,把這一代的恩恩怨怨硬是拖到了下一代,且看貴升眼前的情景:一個是前妻在傾訴衷腸和質問,一個是現在的所愛在驚慌錯亂和掩飾。此時的貴升本該是心情跌宕起伏的,但由於扮作了觀音像,卻是有苦說不出,任由心靈受其煎熬,這種情況並不是一個普通人能承受得了的,何況貴升並不能說是性格堅強,好不容易熬到了雅雲的離去,貴升竟一跤跌落下來,經此變故後,貴升是一病不起,自知時日無多,“臨終”前,留下血衣、血書和玉蜻蜓,囑託志貞送即將出生的兒子出庵門,貴升就這樣去了,無疑他的離去是令人惋惜的,想他這個年齡,再想想和他有相同的經歷的張生,此刻正在與鶯鶯相會呢,潘必正也正在庵中和陳秒常和詩酬韻呢,而他申貴生卻就這樣葬送了青春,由於他當初的不果斷和多情,在他死後,留下了一團亂麻般的纏繞事,張雅雲還在苦苦的尋覓著她的郎君,志貞還在法華庵,卻是母子相隔兩重天,而小元宰被徐楊氏收養後,還全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貴升生前沒能處理好這一切,他把這一切都留給了他的兒子。
第一階段衝突過去後,情節有些許的回落,其實把“看病”這段放在發展部分也可以,但我更願意把它放在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