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章 左傳·秦晉韓之戰,俠影美顏,德蘭Y,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7],箕子曰[8]:‘其後必大[9]。’晉其庸可冀乎[10]?姑樹德焉[11],以待能者[12]!”於是秦始徵晉河東[13],置官司焉[14]。

註釋:

[1]蛾析:晉大夫。[2]盍行乎:慶鄭害得晉惠公戰敗被俘,所以蛾析勸他逃走。盍,何不。行,逃走。[3]失刑:當受刑罰而逃走。[4]丁丑:二十九日。[5]餼(xi):贈送。[6]矜:哀憐。[7]唐叔:周武王之子,成王時始封於晉,為晉始祖。[8]箕子:殷紂王的叔父。[9]其:指唐叔。[10]其庸:難道。冀:希望得到,圖謀它。[11]姑樹德焉:意謂我還是多樹立德行吧。[12]能者:有才能的人。[13]徵:賦稅,此作動詞,徵收賦稅。河東:即上文的“河外列城五”之地。[14]置官司:設定官吏,負責管理。

原邊注:

《國語·晉語三》“惠公殺丕鄭(慶鄭)”條亦記載此事,可以對照參看。

作者記秦穆公此言,實為僖公二十四年晉文公重耳在秦國護送下回國即位之事張本。

點評:

晉國發生驪姬之亂後,眾公子逃亡。僖公九年,公子夷吾厚賂秦穆公,由秦國護送他回國即位,是為晉惠公。晉惠公夷吾是個貪婪、無信、無義的小人,當上國君後並不兌現原先的諾言,對於秦穆姬的勸告也置若罔聞。他與太子申生的妃子私通,又不收留逃亡在外的各位公子。秦穆公一而再、再而三地施惠於晉國,但是晉惠公皆背施不報。於是秦國討伐晉國,在韓原與晉惠公打了一仗。韓之戰,晉惠公大敗,自己也為秦國俘虜,這完全是他“背施、幸災、貪愛、怒鄰”的結果。本篇詳細描寫了韓之戰的經過,其中寫慶鄭對晉惠公的怨氣,以至失去抓捕秦穆公的機會,寫秦穆姬對晉惠公的營救,寫陰飴甥的交聘辭令,都是精彩之筆,體現了《左傳》作者在戰爭中不忘刻畫人物的特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娘娘!快把我賜給小太監

姒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