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章 【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俠影美顏,德蘭Y,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頓挫後則步步深化,“不得還”“不得脫”“不得歸”連續出現,見出形勢艱危。元方外鬆內緊,貌敬實怒,貴酋監視,兵圍寓館,表現出處境困難。“得間奔真州”,無望中有了希望,文筆為之一轉,文勢為之一振。“中興機會,庶幾在此”,欣慰之意,溢於言表。但維揚帥下逐客令,希望破滅,出現新的危機,自此窮途亡命,文章更在曲折中推進。短短几節文字,不斷提挈筆勢,開合動盪,順承遞轉,依據事情的複雜程序,極盡變化之能事,寫得曲折精妙。序文雖以敘事為主,但飽和著強烈的情感,基調悲壯。誦讀全文,直覺迴腸蕩氣,感人肺腑。作者的感情沸湧,不可自制,在文中一吐為快。如“嗚呼!予之及於死者不知其幾矣!”“嗚呼!死生,晝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仰面長嘆,聲聲催淚,是不堪回首往事的悲慨,是悲憤情緒最深沉而又最強烈的傾洩!作者在敘事中寄寓情感,蘸滿情感敘事,讓讀者從敘述中去領略作者起伏的感情。“莫知計所出”,表現出對百官的鄙夷之情;“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餘慶獻諂於後”,表現出對叛徒的憎惡之情;“直前詬虜帥失信,數呂師孟叔侄為逆”,表現出對敵人的憤慨之情;“維揚帥下逐客之令”,表現出作者的忿懣之情;“不得已,變姓名,詭蹤跡,草行露宿,日與北騎相出沒於長淮間”,充滿了走投無路的悲愴之情。情因事而發,各有不同,表現出這位民族英雄內心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惟其如此,才使這篇後序能打動人心,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文章氣勢充沛,用語多變。第四節以述“死”為中心,二十幾個帶“死”字的句子,一氣如注,似強弩連發,奔馬驟馳,又像急管繁弦,疊音競奏。始有“嗚呼”興嘆,為奔縱的文勢作了準備;繼之歷述死裡逃生經過,一句聯屬一句,一層緊跟一層,滔滔不絕,徑赴紙面。最後一聲“嗚呼”以下,總攬全節。一句“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文章氣勢推向悲痛的頂點。整節文字,詞短句密,繁音促節,讀之停頓不得,胸中蕩然而生充暢之氣。用語方面,文中連用動詞卻無一重複。第三節的“避”“出”“渡”“入”等字,各有妙用。同述“死”,二十幾字,蟬聯而下,但無一相類,顯出變化而又統一的特徵。作者還依據變化著的物件面貌,求取語言的騰挪變幻。例如:“幾自剄死”,是寫自殺,來源於“挾匕首以備不測”;“幾從魚腹死”,來源於江中遇敵船;“幾落賊手死”,來源於“騎數千過其門”;“幾陷死”,來源於“夜趨高郵,迷失道”。制府發下追捕公文,則“幾以捕系死”;舟船險些與哨兵相遇,則“幾邂逅死”。一句之中,前述死因,後談死情,互成因果關係。這樣,語言應用就切情切境且變化多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