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章 【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俠影美顏,德蘭Y,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置使夏貴(駐廬州,今安徽合肥)。閫,統兵在外的將帥。[16]“約以連兵大舉”三句:《指南錄卷三·議糾合兩淮復興》載,文天祥至真州,守將苗再成向其陳述恢復策略,天祥認為“中興機會在此”,即作書與李庭芝、夏貴,約雙方連兵大舉。此事亦見《宋史·文天祥傳》。[17]維揚帥下逐客之令:《宋史·文天祥傳》:“時揚有脫歸兵言,密遣一丞相入真州說降矣。庭芝信之,以為天祥來說降也,使再成亟殺之。再成不忍,紿天祥出相城壘,以制司文示之,閉之門外。”[18]長淮間:即淮河以南,當時的淮南東路一帶地區。[19]“避渚洲”六句:因長江中沙洲為敵所據,須避開。北海,長江口以北的海域。渡過揚子江口,入於蘇州洋(今上海市附近海面)。四明,今浙江寧波。天台,今屬浙江。永嘉,今浙江溫州。[20]詆大酋:指前文“詬虜帥失信”事。[21]罵逆賊:指痛斥呂文煥、呂師孟叔侄為逆事。[22]“去京口”三句:《指南錄卷三·候船難》:“予先遣二校坐舟中,密約待予甘露寺下。及至,船不知所在,意窘甚,交謂船已失約,奈何!予攜匕首,不忍自殘,甚不得已,有投水耳。”[23]“經北艦”三句:《指南錄卷三·上江難》:“予既登舟,意溯流直上,他無事矣。乃不知江岸皆北船,連亙數十里,鳴梆唱更,氣焰甚盛。吾船不得已,皆從北船邊經過,幸而無問者。至七里江,忽有巡者喝雲:‘歹船!’歹者,北以是名反側奸細之稱。巡者欲經船前,適潮退,擱淺不能至。是時舟中皆流汗。其不來,僥倖耳。”物色,搜尋。[24]瓜洲:在揚州市南四十里長江邊。揚子橋:即揚子津,在揚州市南十五里。[25]“坐桂公塘”三句:《指南錄卷三·至揚州》:“予不得已,去揚州城下,隨賣柴人趨其家,而天色漸明,行不能進。至十五里頭,半山有土圍一所,舊是民居,毀蕩之餘,無椽瓦,其間馬糞堆積。時惟恐北有望高者,見一隊人行,即來追逐,只得入此土圍中暫避。”又:“數千騎隨山而行,正從土圍後過。一行人無復人色,傍壁深坐,恐門外得見。若一騎入來,即無噍類矣!時門前馬足與箭筒之聲,歷落在耳,只隔一壁。幸而風雨大作,騎只徑去。”桂公塘,小丘名,在揚州城外。[26]“賈家莊”句:《指南錄卷三·賈家莊》:“予初五日隨三樵夫,黎明至賈家莊,止土圍中。臥近糞壤,風露悽然。……是夜僱馬趨高沙。”又《揚州地分官》:“初五至晚,地分官五騎咆哮而來,揮刀欲擊人,兇焰甚於北。亟出濡沫(給錢),方免毒手。”賈家莊,在揚州之北。巡徼,揚州宋軍巡查的哨兵,故有“兇焰甚於北”之語。[27]“夜趨高郵”六句:《指南錄卷三·高沙道中》:“予僱騎夜趨高沙,越四十里,至板橋,迷失道。一夕由田畈中,不知東西。風露滿身,人馬飢乏。旦行霧中不相辨。須臾四山漸明,忽隱隱見北騎,道有竹林,亟入避。須臾,二十餘騎繞林呼噪。虞候張慶右眼內中一箭,項二刀,割其髻,裸於地。帳兵王青縛去。杜架閣(杜滸)與金應,林中被獲,出所攜黃金賂邏者得免。予藏處與杜架閣不遠,北馬入林,過吾旁三四皆不見,不自意得全。”高郵,縣名,今屬江蘇。[28]“至高郵”三句:《指南錄卷三·至高沙》:“予至高沙(即高郵),奸細之禁甚嚴。……聞制使有文字報諸郡,有以丞相來賺城,令覺察關防。於是不敢入城,急買舟去。”[29]“行城子河”四句:《指南錄卷三·發高沙》:“二月六日城子河一戰,我師大捷。”又:“自至城子河,積屍盈野,水中流屍無數,臭穢不可當,上下幾二十里無間斷。”又:“自高郵至稽家莊,方有一團人家,以水為寨。統制官稽聳雲:‘今早報,灣頭馬(指盤據灣頭鎮的元兵)出,到城子河邊,不與之相遇,公福人也。’為之嗟嘆不置。”城子河,在高郵縣東南。[30]海陵:今江蘇泰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