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章 王績《遊北山賦並序》,俠影美顏,德蘭Y,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12]鄒生:即鄒衍,戰國齊人。《列子·湯問》:“雖師曠之清角,鄒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張湛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鄒子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213]鍛沼:《晉書·嵇康傳》載,嵇康性絕巧而好鍛,即使名士來訪,仍在宅中柳下自鍛不暇。王績自撰《嵇康坐鍛》:“嵇康自逸,手鍛為娛。曲池四繞,垂楊一株。銅煙寒灶,鐵火分爐。箕踞而坐,何其傲乎!”[214]“杏樹”句:杏壇,講壇。《莊子·漁父》:“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215]鼓吹:即鼓吹曲,朝堂歌功頌德之曲,喻歌功頌德的文章。[216]彈丸:供彈弓發射的泥丸,喻圓轉流暢的詩文。[217]鳴鶴:西晉荀隱字鳴鶴。《世說新語·排調》:“荀鳴鶴、陸士龍二人未相識,俱會張茂先坐。張令共語,以其並有大才,可勿作常語。陸舉手曰:‘雲間陸士龍。’荀答曰:‘日下荀鳴鶴。’”[218]伯鸞:東漢梁鴻字伯鸞。家貧而博學,與妻孟光志向相投,隱居山中。[219]懷抱:心意。[220]“蘋(pin)艾”句:沼,水中小塊陸地。蘋,水草。《左傳·隱公三年》“苟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溫藻之菜……可薦於鬼神。”以物喻誠信。[221]阪險:斜坡與山澤。桑棗:桑葚。[222]移棠:棠,甘棠,喬木。因樹冠開展,可作嫁接梨的砧木,故稱移棠。《史記·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詩。”[223]散稻:《太平御覽》卷八三九引《吳志》:“鍾離牧,字子幹,會稽山陰人。少居永興,自墾田,種稻二十餘畝,臨熟而縣民認之。牧曰:‘本以田荒,故墾之耳。’遂以稻與縣民。”[224]無用之器:不實用的物品。《莊子·逍遙遊》惠子以為大瓠、樗樹,皆無可用,而莊子以為無用之器,正可逍遙。[225]非常之寶:喻難得的人才。[226]抵玉驚禽:桓寬《鹽鐵論·崇禮》:“崑山之傍,以玉璞抵烏鵲。今貴人之所賤,珍人之所饒,非所以厚中國,明盛德也。”喻不重金錢。[227]揮金薙(ti)草:揮,拋開,扔出。薙:除草。《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喻不貪金錢。[228]“杯案”句:喻盡興交友。[229]“襁褓”句:喻安享晚年。襁褓,揹負小兒的揹帶和被子。[230]“浮游”句:隨情縱遊。《莊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何往。”[231]“枯槁”句:《楚辭·漁父》:“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232]戒非佞佛:不是因為迷信佛教而守戒律。[233]齋非媚道:不是因為喜愛道家而行禱祀。[234]無譽無功:《莊子·逍遙遊》:“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王績《自作墓誌文並序》:“自為之字曰無功焉。人或問之,箕踞不對。蓋以有道於己,無功於時也。不讀書,自達理。不知榮辱,不計利害。”[235]形骸自空:《莊子·大宗師》載,子桑戶死,友人歌之。孔子以為此遊方外之士,形骸為累贅,而死得超脫,合於天地。[236]“老圃”二句:《論語·子路》:“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此為歸隱自耕的謙語。[237]身:自身。世:世界。[238]逐食:乞討食物。[239]白頭四皓:秦漢間四位隱居商山的老人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甪里先生。皓,白髮老人。[240]龐眉八公:八個身懷絕技的高人。龐,黑白雜色。《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淮南王陰結賓客”司馬貞《索隱》引《淮南要略》:“(劉)安養士數千,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