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章 管子·宙合,俠影美顏,德蘭Y,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道。道也者,通乎無上,詳乎無窮,運乎諸生。是故辯於一言,察於一治[5],攻於一事者,可以曲說[6],而不可以廣舉[7]。聖人由此知言之不可兼也,故博為之治,而計其意。知事之不可兼也,故名為之說[8],而況其功[9]。歲有春秋冬夏,月有上下中旬,日有朝暮,夜有昏晨,半星辰序[10],各有其司,故曰:“天不一時。”山陵岑巖[11],淵泉閎流,泉逾瀷而不盡[12],薄承瀷而不滿[13]。高下肥[14],物有所宜,故曰:“地不一利。”鄉有俗,國有法,食飲不同味,衣服異采,世用器械,規矩繩準,稱量數度,品有所成,故曰:“人不一事。”此各事之儀[15],其詳不可盡也。
註釋:
[1]“可淺可深,可沈可浮,可曲可直,可言可默(曲直言默隨所宜,深淺沉浮可變通)。”這是說選擇最佳主意,求取最佳效果。“天不一時,地不一利,人不一事(天不一時利不一,人不一事各有中)。”所以事業不能不分為多種,名位不能不分為多樣。明智者審察事物,不專注一物,而旁通於大道。道,通達於無上高遠,詳審於無窮事物,運用於各種生命。所以專辯於一言,專察於一辭,專攻於一事的人,可以片面說理,而不能廣泛列舉。聖人由此看到,一言不能兼顧全面,所以博為說辭,而比較其意圖。聖人一事不能相容全面,所以多為解說,比較功效。年有春秋冬夏四季,月有上下中三旬,日有早晚,夜有昏晨,中星辰序,各有其主。所以說:“天不一時(天不是隻有一個時辰)。”山陵岩石,淵泉洪流,支流小河無盡數,湖泊承水流不滿。地有高下肥瘠,物品各有所宜。所以說:“地不一利(土地不是隻有一種物利)。”鄉有習俗國有法,飲食各有不同味,衣服異世用器械,規矩準繩稱量度,各有所成數不清。所以說:“人不一事(人不是隻有一件事)。”這是說各種事物,都有其所宜,詳細內容說無窮。[2]指意:選擇意圖。指(ji),同“計”,選擇。要功:謀求功效。[3]不多分:原作“不多人之”,據文義校改。[4]官:專,主。[5]治:同“辭”。[6]曲說:片面學說。曲,部分,區域性,片面,一面。[7]廣舉:廣泛列舉。[8]名:疑為“多”之誤。[9]況:比較。[10]半星:中星。居天中的星。[11]岑巖:山地。[12]瀷:支流,小河。[13]薄:同“泊”,淺水。[14] :同“磽”,土壤堅硬貧瘠。[15]儀:通“宜”。
“可正而視[1]。”言察美惡,別良苦[2],不可以不審。操分不雜,故政治不悔[3]。“定而履。”言處其位,行其路,為其事,則民守其職而不亂,故葆統而好終。“深而跡。”言明墨章書,道德有常[4],則後世人人修理而不迷,故名聲不息。
註釋:
[1]“可正而視(你的看法要端正)。”說的是分清美醜,區別優劣,必須審慎。把握區分不混淆,政治治理無災禍。“定而履(你的事業定踐履)。”說的是在其位,走其路,做其事,則民眾守職而不亂,確保國統而善終。“深而跡(一步一印走下去,你的足跡要端正)。”說的是光明磊落,像木工明確繩墨尺寸,顯明地寫出來,道德修養有素,則後代人人講求道理而不迷惑,所以名聲長久傳揚。書,著,撰寫。[2]別良苦:區別優劣。[3]悔:災禍。[4]常:經常,素常,素養。
“夫天地一險一易[1],若鼓之有楟,擿擋則擊。”言苟有唱之,必有和之,和之不差,因以盡天地之道。景不為曲物直[2],響不為惡聲美。是以聖人明乎物之性者[3],必以其類來也[4]。故君子繩繩乎慎其所先[5]。
註釋:
[1]“夫天地一險一易,若鼓之有楟,擿擋則擊(天地執行有險易,就像擊鼓響叮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