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有機會碰一碰’
給您添蘑菇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章 ‘有機會碰一碰’,我拍科幻片,你說我是軍工企業?,給您添蘑菇啦,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流浪地球》是對北美的‘文化入侵’這個說法,劉浪愣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一向靠著好萊塢對全球電影市場進行強勢霸權主義文化輸出的北美,竟然把這個詞用在了《流浪地球》上面。
劉浪一時間不知道這到底是誇獎還是批評。
“哈哈!老美怕了!”
副導演林浩倒是沒想那麼多,對於《流浪地球》在北美市場的表現興奮不已。
“說實話浪哥,當初剛畢業的時候,我一度以為自己這輩子最多也就混個拍‘神劇’的導演了。
誰能想到後來能參與到這麼牛逼的電影?
多虧了你還把我當哥們,拉了兄弟一把!”
這還是林浩在《流浪地球》拍攝完後第一次真情流露。
在電影學院的導演系同學眼中,所有人都對林浩的狗屎運羨慕到無以復加。
靠著和劉浪的關係混上了副導演的位置。
這個副導演分量可不是當初畢飛《追夢演藝圈》的副導演能夠相比的。
《流浪地球》現在國內實時票房已經突破了40億,這才僅僅過去了不到一個月,就已經打破了無數資深影視資料分析師的預估。
甚至有望到達50億這個恐怖的票房資料,徹底成為國內影史上的最大黑馬。
更恐怖的是,這還只是導演劉浪的大熒幕處女作。
這部現象級的電影給所有劇組成員帶來了的好處,無可估量。
作為參與拍攝過《流浪地球》的副導演,如果林浩願意,隨隨便便就能憑藉這個身份拿到兩三千萬的無責任投資。
這就是現象級電影的威力,也是無數國內影視從業者夢寐以求的目標。
。
北美對於《流浪地球》的議論還在持續。
而在權威的知名媒體方面,《NY時報》對《流浪地球》率先發難。
它們對《流浪地球》僅僅打出了30分(滿分100)的評價。
文中處處充滿著不客觀、偏見的言論。
指責《流浪地球》帶來的是近三個小時的錯綜複雜的故事情節、未煮熟的主題和混亂的、明顯被批准的潛臺詞。
而對於片中出現的核爆月球的情節,《NY時報》評說道這是可笑的,愚蠢的敘事想法。
在最後更是說道,這部科幻片被它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和明顯的民族主義資訊所絆倒,根本不值得一看。
訊息傳回國內,眾多看過《流浪地球》的網友觀眾們憤怒不已。
【民族主義?啊對對對!這一貫的雙標味隔著螢幕都散出來了。】
【我不知道《NY時報》對於“可笑”與“愚蠢”的定義是什麼,但也許在充滿傲慢與偏見的《NY時報》眼中,一隻打個響指就能消滅50%人類的紫薯精,才是符合正常理論範圍的吧?】
【在《泰坦尼克號》裡,當只能選擇讓小部分生時,沒有人會批判“婦女兒童登艇”的處理方式不妥,美媒將它宣傳為人性的光輝。
在《拯救大兵瑞恩》裡,一隊換一人的故事,美媒頌揚為英雄般的壯舉。
而到了《流浪地球》,“50歲以上的,出列”,這句既表現了國人的集體貢獻精神、軍人的使命感,也表現了全人類團結與守護的臺詞,卻成了《NY時報》口中的“民族主義”?
典,太典了!】
【當北美媒體著急破防亂噴的一通的時候,那我們就放心了。】
【急了急了,它們急了。】
廣大網友觀眾們對《流浪地球》自發性地維護言論,讓劉浪看得心中一暖。
國內觀眾們的審美,已經不再是當初那些崇洋媚外,凡是外國電影都是好好好,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