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節,皇家小媳婦,君萊,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宣德帝讓太后那句是人為還是意外尚未查清說的躥了火氣,那案子早已查清,就是普通水窛專劫大戶人家船隻,只是運氣不好,恰巧碰到了幼寧郡主的船。
這案子是他親自派人審理的,對於結果太后當時並未多說什麼,如今說出這種話,不就是懷疑這件事是他做的嗎?
宣德帝冷嗤,“汝陽王當年戴罪之身,朕沒殺他,已是法外開恩,如今母后要養他的孫女在身邊,致兒臣的顏面於何地。”
太后沉了臉,面如寒霜,“當日皇帝便不聽哀家之言,說汝陽王有異心,威懾皇權,收繳了汝陽王的兵符,將他貶至汝陽,汝陽王父子為大曆開拓疆土,父子二人,皆是忠臣良將,七年前,北部疆域外敵入侵,汝陽王世子拋下懷有身孕的妻子,披掛上陣,因糧草不足,被困鄴城,最終戰死沙場,汝陽王更是殺敵無數,戰功累累,如今姜氏一族只剩幼寧這一條血脈,善待忠臣良將之後,方顯陛下仁德寬容。”
宣德帝聽太后誇讚汝陽王,蹭的一下起身,抬起胳膊,義憤填膺,“提及汝陽王,百姓人人稱頌,我大曆的戰神,威名遠揚,可母后不要忘了,汝陽王手握眾權,上陣殺敵的,是大曆數萬將士,以多戰少,即便不是汝陽王,其他將軍,一樣能替大曆打勝仗。”
太后看著宣德帝,“當年汝陽王被逐出皇城,邊關叛亂,朝中無人可用,你幾日幾夜未閤眼,是汝陽王臨危受命,解了朝堂之圍,當時你是怎麼說的,你說這滿朝武將,唯有汝陽王可堪大用,汝陽王平息叛亂以後,你又疑神疑鬼,夜不能寐,覺得汝陽王會帶兵攻入皇城,你數次懷疑汝陽王對朝廷有異心,不願重用汝陽王,然每次無人可用之時,皇帝便會想起汝陽王,委以重任,皇帝你捫心自問,究竟是汝陽王威懾皇權,還是你自己不願意相信汝陽王。”
宣德帝信誓旦旦說汝陽王手握重權,野心極大,想挾天子以令諸侯,要早日打壓,方能保江山穩固,可每次朝中有事,他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汝陽王,不知怎的,他恨極了汝陽王帶給他的恥辱,危難之時,卻只信的過汝陽王。
被太后揭了短,宣德帝對上太后的眼睛,心虛的垂首,坐回椅子上,手指在桌案上敲了敲,固執道:“成國公府是姜幼寧的外祖家,她父母雙亡,寄居外祖家合情合理,念及她是汝陽王府的郡主,朕會下旨命成國公府悉心照料,不可怠慢,母后何必多此一舉,非要將她養在身邊,惹人閒話。”
“哀家竟不知,哀家一國太后,照顧忠臣之後,能惹出什麼閒話。”
“母后明知汝陽王和您……”
“咳。”
站在太后身側的陳嬤嬤輕咳一聲,打斷皇帝脫口而出的話。
太后失望的瞥了宣德帝一眼,宣德帝意識到自己失言,面露懊惱,關於汝陽王的爭執,母子之間心照不宣,是因皇帝也懷疑當初的謠言是否為真,他的母后是否委身於汝陽王。
但宣德帝還沒有膽子親手挑破這層窗戶紙。
陳嬤嬤躬身請罪,“奴婢早上貪食,多吃了幾塊糕點,嗓子不太舒服,打擾了陛下,請陛下降罪。”
宣德帝擺手道:“嬤嬤伺候母后多年,已經到了享福的年紀,還這麼盡心盡力,朕豈會因這麼點小事責怪嬤嬤。”
“多謝陛下。”
太后沉聲道:“皇帝剛剛要說什麼?哀家明知什麼?汝陽王和哀家怎麼了,繼續說下去。”
宣德帝目光閃爍,身側的貴妃介面打著圓場,“太后,陛下的性情您是知道的,向來看重朝中老臣,成國公夫人多次在臣妾宮中哭訴,說成國公思念外孫女,陛下想讓太后您把幼寧郡主還給成國公府,這一來,是不忍成國公傷心,二來,也是擔心百姓流言,累及母后名聲。”
宣德帝點頭,表示贊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