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節,皇家小媳婦,君萊,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奉了茶,宣德帝端起茶盞,淺啜一口,問道:“兒臣聽說今日成國公夫人進宮了。”

太后笑笑,“皇帝今日過來,難不成是為了成國公夫人?”

宣德帝道:“成國公夫人入宮,想必為的也是她那外孫女,汝陽王雖不在了,成國公府這個外祖家卻還在,既然成國公府有意將她接過去,兒臣實在不明白,母后為何還要強留汝陽王的孫女在身邊。”

宣德帝開門見山,他幼時登基,這一路躲在太后身後順風順水,平日裡對太后雖也敬重,但一有涉及到汝陽王的事,他就異常尖銳。

此事母子二人爭執數次,相互之間各不退讓。

太后道:“哀家不過是想養個孩子在身邊解解悶,皇帝何必如此大張旗鼓。”

宣德帝對太后的態度很不滿,他對汝陽王的厭惡,是深到骨子裡的,那個男人,不僅強迫他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還敢覬覦他的母后。

他是一國之君,皇室正統血脈,百姓臣子都要匍匐在他的腳下,可他自小便聽著母后和汝陽王的風言風語,說他的皇位,是母后委身於汝陽王換來的,甚至連他的身世也遭到了質疑。

他十五歲親政,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汝陽王趕出京城,他以為母后和他的想法一樣,以此為辱,一定會支援他瓦解汝陽王勢力,貶黜出京。

不曾想母后極力反對自己,那是他們母子之間的第一次爭吵,母子關係也是從那時開始慢慢裂開縫隙。

他實在不明白母后為何寧願讓自己這個兒子身世受人詬病,也不願意讓汝陽王離京,難不成汝陽王對母后來說,竟比自己這個親生兒子還要重要嗎?

只要自己親手懲治了汝陽王,必然不會再有人造謠自己是汝陽王的血脈,鬧出江山易主這種荒謬的言論。

汝陽王就是他心頭的一個刺,他如鯁在喉多年,好容易把他趕出京,熬死了他,而母后卻把那人的孫女接到了宮中,親自教養,這無異於在向所有人宣佈,當初不僅僅是汝陽王膽大包天,覬覦太后,而是兩情相悅。

昔日逐漸被人遺忘的風流韻事再次被提及,他堂堂一國之君,竟要被人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

他皺著眉道:“母后若是想養個孩子在身邊解悶,宮中那麼多的皇子公主,何必非要養汝陽王的孫女,如今成國公夫人幾次入宮討要外孫女,倒顯得皇家仗勢欺人。”

太后靜靜的凝著宣德帝,“哀家是受汝陽王所託,成國公府不過是外祖家,何人撫養幼寧,自然要看汝陽王的意思,幼寧是汝陽王的親孫女,怎樣做對自己的孫女最好,他心中自有考量,他既把幼寧託付給了哀家,那麼哀家撫養幼寧,便是名正言順,何來仗勢欺人一說?”

“母后乃是一國太后,養在母后身邊的姑娘自然要比養在成國公府尊貴,汝陽王又豈會不知道這點,這天底下,有幾個做祖父的不想把孫女送到太后身邊教養,汝陽王貪戀地位權勢,全然不顧成國公府對外孫女的骨肉親情,可成國公也是我大齊的肱股之臣,成國公夫婦多次訴說對外孫女的思念,若是強行把幼寧扣留在母后這裡,豈非寒了忠臣的心。”

太后見宣德帝一副大義凜然,有理有據的樣子,知道這些必然是這幾日他和貴妃提前商量好堵自己的話,索性也不再繞彎子。

“皇帝也說,養在哀家身邊的姑娘比養在成國公府尊貴,成國公若是在意骨肉親情,便該一心為了幼寧的將來考慮,讓哀家撫養幼寧,何故非要把幼寧要到成國公府去,如今的成國公夫人並非幼寧嫡親的外祖母,何況幼寧進京遭遇水窛,是人為還是意外尚未查清,可憐幼寧那麼小的人遭此大罪,至今身體未愈,成國公府從始至終,沒有一句是關心幼寧病情的話,哀家如何能放心把幼寧交到成國公府,倘若有個好歹,哀家怎麼跟汝陽王交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今夜難眠

形如玉

農女種田忙:王爺靠邊站

荷裴

我出村那天,全世界詭異都瘋了

三斤葡萄

影后的軟飯女友

時微雨

花開花落暮回首

消失的星辰雨

坐懷豈能不亂

醉後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