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滿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節,穿書,說好的種田文呢?!,滿序,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物架,擺放在店裡。
接著便是桌子,這時帶回來的樹根就能用上了,用它雕刻一個根雕茶臺,去掉多餘的根鬚,底部削平以達到能安放在地上支撐茶臺的效果。再沿著那樹根天然生長的姿態,略加修飾,讓它既能用做茶臺,也不失那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
……
京城裡在接到災區有瘟疫蔓延之後,便下旨令駐紮在州府的官兵即刻趕往災區,把裡面的人圍困住。並且嚴令附近的城市,不得把流民放入城裡,即日起,出入城門必須要檢視身份銘牌或者路引。
此話一到達,原本還看著流民進入感覺可有可無的城市,立刻戒備起來。分開後再沒見過的林安旭就遭殃了,這時的他正在路上即將到達下一個城市。
林安旭和林安宇分別時就離了家,可最後卻走在了後面,這可以說算是因福得禍了。在學堂時,李先生其實頗為照顧他,這次就想著去找先生也與李瑤離得更近一些。
想著大概對方大概不會在學生遇難的時候把他拒之門外,就帶著家人一起過去了,本來他是想把周家人丟下的,只是到底他們的關係不只是在於周清。主要還是他們上一輩是嫡親的姐弟,而他爺爺奶奶也還在,在這時候更加不可能讓他們分開了。
果不其然,李先生不過是猶豫了片刻,就同意了暫時收留他們。但到底他家就一個獨女,他也不放心把外人帶家裡來。而且自家是住在學堂附近的院子裡的,他們家人少,這買下的院子也不大,這次林安宇帶著的人多,就藉口家裡住不下,讓他們住在了城外的莊子上。
剛開始林家人還非常的驕傲自家兒子能有這麼大的本事,在這時候還能住上比自家還好的屋子。可是在瘟疫徹底蔓延開來之時,林安旭就坐不住了,讓這莊子上的下人給李先生帶去一封信,收拾東西準備逃離。可就這麼走了他又不甘心,好不容易李瑤答應他了,就差最後一步便能搭上李先生的人脈了。
雖然李家沒有什麼當官的親戚,可李先生卻是個非常有能耐的人,他教出的學生在朝堂上雖說不能爬太高,畢竟身份限制,最高的也就一個從四品。可在低層的官員裡他的學生人數頗多,對於沒有一點根基的林安旭來說,這便是最好的踏腳石。
想罷叫住了李家下人,把信收回來,在桌子上鋪上一張宣紙,稍微研磨了下硯臺裡的墨,提筆重新寫了一封信。信中以自己現在拖家帶口不方便離開為由,表明不是自己不願親自前去看望先生。話題一轉外面瘟疫肆掠,先生卻在人群密集之處,他非常的擔心先生的安全,還望先生能和他一起離開這裡。
畢竟距離不遠,李家下人拿到信立刻趕往了縣城李先生住的宅院,送到了他手裡。
“瑤兒……你開啟,念給我聽聽。”李先生的聲音隔著門從屋內傳來,他今年雖已年過半百,可精神還是很好的。但現在的他卻連站都站不起來了,這次的危難他到底是沒避過去,成了比較早出事的那群人。
“好的,爹爹。”李瑤接到信,看到上面林安旭的字臉一紅,可想到屋內已經幾天沒見過父親又很難過,她咬著唇收拾好心情,拆開信封為屋內的父親念著。
李先生聽著外面女兒輕聲細氣卻難掩悲傷的聲音,想到自己這不該有的做法,默然無語。他也想出事後不怕死,不妨礙到外人,可他夫人已去世,現在只有這麼一個女兒了,不放心李瑤一個姑娘家沒有爹孃庇佑。李先生違背了自己熟讀聖賢書的良知,悄悄的瞞了下來沒讓官府發現,只是把自己一個人關在了房間,也不許女兒進來。
他已經感覺到自己快撐不住了,不知該把女兒怎麼辦,這時林安旭的信對於他來說正是及時雨,讓李瑤隨著他去往安全的地方。即使他不放心這人,可現在也沒別的辦法了,李先生強撐著給幾個品德較好的徒弟分別寫了手書託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