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滿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節,穿書,說好的種田文呢?!,滿序,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林安宇回來之後,原本被擱置的事都撿了起來,訂做好的桌子板凳,鍋碗瓢盆都要搬回來。還有第二天就要開張了,門口的牌匾也得掛上去。
不細細的理清楚還不知道,原本以為已經準備好了,臨到頭卻還有這麼多事。而且肉和菜得買新鮮的,當天早上再去買也來得及,不過火鍋底的湯卻是要頭一天就開始熬製的。
何氏找人看過了吉時,把店裡需要的東西都準備好,就這麼靜靜的開張了。沒有別的敲鑼打鼓,嗩吶鞭炮或者是廣而告之,只在巷子口另外支了個鍋燒著火,鍋裡的湯底咕嚕嚕冒著泡,便任由這香味飄散開來,引得路人好奇張望。
一切還算是順利,偶有幾人在嘗試之後,覺得意猶未盡便走進店裡點了個鍋子,一疊疊的菜被端了上來,擺放在桌子上。後面看著的人也有感覺新奇的,只這能讓人垂涎三尺的味兒,便讓人覺得滋味必定不會差。
說起來在這冬天,要買點綠葉子菜也不容易,所以桌上以肉菜魚類為主。不過一些素菜還是可以上桌的,比如白菜,冬天大部分家裡都會屯積一些,也不算多珍貴。還有土豆、冬瓜、蘿蔔、豆芽以及豆腐都是能尋找到的。
吃火鍋除了特殊的蘸料以外,湯水也是不可或缺的,店裡也提前熬製了銀耳湯以及南瓜湯,如果要想帶走也是可以的,竹筒可以很好的完成盛放湯水的作用。
只是價錢方便幾人湊到一起討論了很久,最後決定店裡單獨點的鍋子五百文錢一份,對於請人一起小聚的人來說並不貴。
其他的就要便宜些了,每份菜的分量都不多,素菜五文錢一份,葷菜十五到二十文錢一份。南瓜湯只要兩文錢,而銀耳湯因材料貴一些便定了八十文錢一杯,每天只少少的煮一些,可以預料到這個價錢基本只有進店的客人才可能買了,若沒人買他們便自己喝了罷了。
章遠跟郝雨在巷子外面的鍋前,一人看著鍋裡一人收錢,他們不住的把客人點上的食材放入鍋內,這時候專門定製的鍋就很有用了。沒有籤子不好區分每個人的,可他現在用的鍋與別的大不相同,中間被隔成了一個個的小方格。章遠把來人點的菜,按照煮熟食材需要的時間,從長到短的順序放下去就好,等熟了之後拿起小漏勺一舀,扣在竹筒裡,放上一兩根竹籤就做好了。雖然他不太會做飯,可這麻辣燙的精髓是在鍋裡,他只要放下去煮熟這麼簡單的事還是會做的。
不過也只有今天才在這邊擺了,之後外面知道了這裡有家店也就不需要這麼麻煩了。一個是畢竟不是自己的地方,妨礙到人也不好。再一個大冬天的外面也很冷,人呆久了受不住,不過走幾步就是自家店,去外面吹冷風的事,還是少做為好。
章遠和郝雨上午站外面,下午就要換何氏跟林芊芊了。幾人輪換著,不在外面的就在店裡看著,聽到客人有需要就上前把點的物品送過去。穆邵宋群兩人什麼都沒出,拿著這一成紅利也自覺太佔便宜,主動接手了切肉切菜的活。剩下林大江兄弟還有趙安郝落也沒個固定的事,就看著各處,哪兒忙了就去哪兒搭把手。
林安宇在幫著忙過了最開始那陣兒,看起來不會出什麼問題了,就回了後院。他的東西自從帶回來之後放在了剩下的那間空屋子裡,還沒動過它們。
木材被整齊的擺放在屋內的一邊,獨獨那張牙舞爪的樹根在正中間擋著。林安宇拿起那一套木匠的工具,放在旁邊開始處理這樹根。
根雕他其實不是很熟,在具體點來說,雕刻他都不熟。所仰仗的不過是自己的力氣,還有那份能和力氣匹配的眼力,拿到手裡的木頭就好像豆腐一樣,可以任由他不費吹灰之力的塑造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那間店裡還什麼都沒有,林安宇準備裡面的東西都自己來做,隨手拿了根木材破開,做了個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