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人才濟濟,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青州平原國。
袁譚自長安返回,順流之下,不過五天多的光景,便到了高唐縣。
一路上再無波瀾,袁譚無事之際,便去陪陪董白。
小女孩沉浸在家破人亡的悲痛中,始終未能恢復。
幸好貂蟬一路照料,漸漸有了些生氣。
抵達高唐縣之後,袁譚帶著典韋、貂蟬和董白等人先行返回歷城。
金、銀及各種物品,自有相關諸曹管事前來查收入庫。
一路上但見上萬民夫沿官道一側開挖。
令人打聽之下,才知道青州別駕張導要自高唐開鑿一條運河。
此運河將連通黃河、漯水、歷城邊的濟水。
然後穿過濟南國的南部,齊國的中部,與淄水相通。
既可以灌溉周圍良田,又可以增加平原國、濟南國和齊國三國之間的漕運能力。
聽到這麼大的佈局,袁譚不由感慨張導這個奸細要的好。
真是螺絲釘要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與此同時,高唐縣把袁譚返回的訊息飛鴿傳書於歷城。
歷城的府臺聽到訊息後,郭圖、張導、郭誕、高柔等人出歷城五十里相迎。
見面之後,袁譚簡單詢問了青州的一些情況
郭圖和張導皆是對答如流,可見勤於政事。
尤其張導,六十多歲的年紀,如今精神矍鑠,幹勁滿滿。
當袁譚誇讚他運河的想法好時,他才自得的說那是第一步。
第二步還要接連北海國與東萊郡。
第三步在青州的北部增加一橫,最終在青州形成兩橫十三縱的龐大水運網。
......
嚇得袁譚額頭冒汗。
暗暗尋思還好這老頭年紀大了,不然這樣折騰下去,要把青州的家底掏幹。
其他青州的民生屯田,基本上是按部就班的進行。
得益於袁紹的補助和青州豪族們的“主動”貢獻,目前糧草還有富餘。
但堅持到秋收還是有困難的。
因為袁譚要求的練兵和水利、屯田之類的建設,消耗糧食巨大。
目前憑藉著齊國相曹嵩在徐州的關係,以及黔陬令王典在琅琊國的關係,正在大量的購買糧食和肉類等。
曹操還在兗州掙扎,此時的徐州未遭荼毒。
民眾很是富足,有大量餘糧。
銀錢方面雖然有些缺口,但隨著袁譚此次帶來的金銀,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簡單瞭解以後,眾人開始乘馬車或騎馬返回歷城。
在迎接的眾人中,袁譚看到了法正的身影,便讓他上了馬車,與自己同坐。
法正年齡雖然不大,卻顯得很是老成。
甚至給袁譚有點魯鈍老實的感覺。
這讓袁譚有點不太放心。
此時讓其上車,自然是要考校對方一番。
法正上車之後,躬身行禮道:“小子法正,參見青州牧管垣公。”
袁譚惟恐對方緊張,緩和氣氛的笑道:“都來到了青州,怎麼還稱呼我為管垣啊?”
法正正色道:“因為管垣才是天子欽命的青州牧、鎮東將軍、過鄉侯,而袁譚不是。”
這話一說,袁譚就明白過來,法正看似老實,實際上想法很多呢。
俗語看似老實,其實一肚子壞水。
如此一來也不用考校了,當即問道:“汝有何法教我?”
法正道:“當立即上書奏報朝廷,言管垣身患重病,命不久矣。
管垣不敢辜負天子牧守青州、震懾東方的職責,故拔青年俊傑袁譚為青州茂才。
原要進長安覲見天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