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3章 因為短?,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幾微間,輒言斃降虜。
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復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
唸完之後,蔡邕已是老淚縱橫。
“阿翁!”
“老師!”
“蔡公!”
面對三人的關心,蔡邕擺了擺手,道:“小女此詩,奈何如此悲苦真切,仿若親身所臨。
想到小女若遭此苦難,老夫,老夫實在是心緒難平,心緒難平啊......”
袁譚仔細的品味著蔡琰的詩作,他想的卻是更多。
因為袁譚的介入,蔡琰並沒有被匈奴人掠去。
所以這篇詩雖然悲切,但結束的很快,只到被人掠奪也就結束了。
蔡琰應該是看到亂世中被劫掠的女子,冥冥之中心有所感,所以寫下這篇詩作。
而前世的歷史上,蔡琰被匈奴掠去後,在苦寒之地生活了很久,還生育了兩個兒子。
隨後,又因為曹操的幫助,她又不得不離開生活了很久苦寒之地,與兩個兒子訣別。
這對心思細膩的蔡琰,又是何等的折磨。
回到中原以後,在曹操安排下,她嫁給了董祀。
在那樣的時代,老妻少夫,又能有多少樂趣。
最後董祀以罪論死,蔡琰在寒冷的冬天光著腳,蓬頭垢面去找曹操求情。
......
上天究竟有多殘酷,要如此折磨一個女子。
此刻的蔡邕,緊張的抓著蔡琰,似是覺得有些不真實,好像鬆手便要煙消雲散一般。
“唉!”
阮瑀一聲長嘆,感慨的同時,也知道自己輸了。
論辭藻可能他更華麗,但蔡琰卻勝在真實。
這一聲長嘆,好似一層水膜般,驚醒了悲慼中的蔡邕,他擦了擦眼角,道:“老夫一時失態了!”
隨即他拿出了袁譚的詩作:“袁公子的《陳留行》: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蔡琰柳眉挑起,聽的有些意猶未盡,忍不住道:“這詩何其如此之短?總有意猶未盡之嫌!”
袁譚道:“意在心中。”
“意在心中?”
蔡邕閉目思索。
約盞茶功夫,方一聲嘆息,道:“公子此詩,最貼亂世之題。
寥寥二十字,字字珠璣。
立意、格局、眼界、胸懷,遠遠勝過元瑜和小女。
此次鬥詩,當以公子為第一。
小女第二。
元瑜,你也很好了。”
聞言,阮瑀長嘆一聲。
單以辭藻之華麗,他的詩當屬第一。
但和文姬相比,卻輸在了真實上。
和袁譚比,卻又輸在了立意上。
“文字,有了靈魂,才是文學。”
見阮瑀有些低落,袁譚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腦海中似有靈光閃過,阮瑀剎那間似乎抓住了什麼:“公子!”
袁譚已經向蔡邕拱手行禮了:“蔡公若是無事,不妨到學官中任職,著書立說,教導學生。”
蔡邕搖了搖頭:“老朽老矣,老朽老矣!”
袁譚再次拿起筆,道:“小子魯莽,還有兩首詩,要送給蔡公!”
“什麼?”
這次不但阮瑀大吃一驚。
蔡琰和蔡邕也有些吃驚。
寫詩要才華,也要靈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