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5章 封神,立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左慈,著有《太清丹經》《九鼎丹經》《金液丹經》,善房中術、戲法。

于吉,著有《太平青領書》,善修身養性、延年益壽、畫符治病。

有一種說法,張角便是于吉的徒弟。

魏翱,所著的《周易參同契》,五行相類,共三卷,是系統闡述煉丹理論的著作。

來源於黃老與《周易》,並參考古代煉丹術及煉丹古書,假借爻象,以論作丹之意,後世奉為“萬古丹經之王”,奠定了道教丹鼎學說的理論基礎,在世界科技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原本的歷史中,因為于吉被坐在對面的孫策所殺,道統斷絕。

左慈的徒弟葛玄的後代葛洪,把道教進一步發揚。

而魏翱魏伯陽,更是里程碑式的人物。

至於老子,只不過是道家學派的人物,和道教並沒有關係。

只不過道教的人從他的著作中吸取養分,順便認了這個老祖,後面更是封成神仙。

當然這些人顯赫的背景和成績,袁譚並不知道。

左慈在他看來,就是個神棍,不過會點戲法和房中術。

于吉,和後世會打太極拳的老頭也沒啥區別,懂點醫術,算半個赤腳醫生。

至於魏伯陽,在袁譚看來,後世雖然沒有什麼名聲,但來自於士大夫的氣質,還是讓他莫名有點好感。

看過魏伯陽的書後,他更是有些驚訝,屬於那種邏輯比較清晰的型別。

至於還在漢中的張魯,所謂五斗米教,在袁譚看來更像是最佳化版的龐氏騙局......

“道教的發展問題核心,就是沒有核心,有點像雜學,或者說,什麼不太像道教,亦或者說,部分道教的追求走偏了。

比如說張角,傳教傳的好好的,忽然要造反,佔據朝堂。

殊不知,宗教才是一本萬利,綿延不絕的好生意,嗯,是一種精神上的信仰和追求。”

袁譚根據個人經驗和學識,總結著道教的不足。

其實比較弔詭的是,基督教就一個上帝,但他們的政權卻是三權分立。

而印度國,政權上追求皇權,也就是一把手,一個神,但道教上,卻是三清分立。

“宗教的目的,不應該是奪取朝堂政權,而應該是給人信仰,導人向善。

所以我的建議呢,就不要用道德經、周易、淮南子之類的書作為營養了。

而是要把儒家忽悠人,那一套拿出來。

諸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了;

諸如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

諸如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

諸如力到處常行好事,禮虧處常存好心。

諸如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說到這裡的時候,袁譚停下喝了口茶。

左慈、于吉和魏翱已經聽的目瞪口呆:“這還是道教麼?”

“怎麼不是,道之大者,包羅永珍。

而天地之道,殘酷如畜生,不適合我們人類。

人類之道,當為人之道。你們既然要建立道教,自然要遵循人之道。

人之道,我已有法定界限,你現在你們的道教導人向善,向正義,向公平......如此才能宣揚道德,無限拔高人的品德。”

魏翱有些忌憚的看了袁譚一眼,道:“大將軍是要定下核心,如此豈不是禁錮了我們的思想。”

“禁錮?”

袁譚冷哼一聲,“我不是禁錮你的思想,我是在給這個世界設定規則,在這個規則之內,你們可以盡情的舞蹈。

而宗教,也是我給這個世界制定的規則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寶貝

三毛

大唐: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帥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