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愛人之間做非此即彼的選擇。
他是沐春,他不做選擇題,他都要。
從十七歲江西剿匪打響人生中的第一戰,到十八歲參加北伐,到現在安頓二百五十萬移民,每一件大事,他都要贏。
沐春帶著手下精銳出發了,一輛輛馬車裝著佛郎機大炮、還有南京火藥廠給神機營新研發的火繩槍等等裝備。雲南多大象,尤其是專門用來作戰的戰象,皮厚肉粗如一副天然盔甲,冷兵器給戰象造成不了大的危險,除非射中眼睛。
對付戰象,火器是最管用的。
沐春日夜兼程,去西南前線支援親爹,此時思倫發的大象戰團已經攻下三城了,沐英連連後退,一直退到河東紮營。
西南溫暖,初春兗州還在下雪,這裡已經百花齊放了,只是戰爭中,鮮花的香氣也掩蓋不了血腥氣,隔著寬廣的河流,都能聽見對岸戰象的嘶吼聲,彷彿遠古巨獸。
嗚——歐!
大明軍隊連連折在大象的柱子腿和獠牙下,聽到接連不斷的大象叫聲,心下惶惶,軍心不振。
沐春走進軍營時,聽見有傷兵議論:“大象會游泳,背上還能乘坐四五個軍人,簡直就是一艘小戰船,沐小將軍已經傳令,時刻留意對岸敵營動靜,敵人隨時可能渡河攻過來。”
“怎麼防?咱們死傷過半,人困馬乏了。他們五百頭大象渡河,估摸能夠阻隔河水,我們用什麼攔?大象一腳踏過來,能夠一個大活人踩成肉醬。”
沐春聽了,心裡不是滋味,時百戶正要呵斥這兩個傷兵,被他阻止了,說道:“人家說的都是事
實,打仗是為了贏,又不是白白送死,如今這個局面,嚴防死守是下策,我爹真是老了。”
時千戶難得為沐英說句話,“也沒有其他法子,這條河好歹是個天然屏障,如果繼續撤退,後方就是昆明城了。大象的大粗腿一腳就能把城門踹開的樣子。”
嗚——歐!
正在對岸用長鼻子飲水的大象戰團應景的吼起來了,還故意吸水,用鼻孔互相噴灑,像是一道道瀑布。
沐春停住腳步,看著難得的一根根象鼻鼻孔朝天噴水柱的奇觀,“有趣。”
大明軍隊只覺得恐懼,哪裡好笑了!你是沒有見識到大象戰團的恐懼!
有膽子小的乾脆扯出軍衣裡的棉花,堵住了耳朵,不想聽見大象的死亡嚎叫。
剛剛把棉花團塞進去,就被沐春給揪了出來,“這是對方故意縱象群嘶叫,以壓制我軍士氣,就像項羽被漢軍所圍,劉邦命軍士唱起了楚歌一樣,只是把楚歌換成了大象的叫聲,你們不要中計,起來,我來叫你們唱歌反擊,不蒸饅頭爭口氣。”
時千戶忙道:“世子,萬萬不可啊!大戰即將來臨,豈可唱那些……靡靡之音。”
時千戶以為沐春要重操舊業,幹起了用吳中豔曲鼓舞士氣的勾當。
沐春擺擺手,”怎麼可能,以前我只是個小千戶,管著你們這些土匪和紈絝,當然要唱那些低俗的,否則你們都聽不進去。現在我是黔國公世子,管著二百五十萬移民,當然要莊重一些。”
“我們唱軍歌,你們多少都會一點。大家一起唱,聲音絕對能蓋過那些大象。”
沐春跳到高臺上,清了清嗓子,唱道:“披鐵甲兮,挎長刀。與子征戰兮,路漫長。同敵愾兮,共死生。與子征戰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思倫發。與子征戰兮,歌無畏。”
其實原來的歌詞是“踏燕然兮,逐胡兒”,沐春故意改成了叛軍領袖思倫發。
歌詞簡單,旋律雄渾優美,一人從之,百人和之,千人隨之,萬人同歌。
看著士氣漸長,軍歌聲壓住了對岸有組織無紀律的象群,沐春這才悄悄從高臺下去,去了主帥營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