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頭大象戰團,這次,黔國公有些吃力了,世子最好去支援昆明,否則邊境線失守,新移民聽到戰敗的訊息,不得都跑光了?”
第134章 他是沐春,他不做選擇題,他都要
從洪武十六年大明南征開始,麓川首領思倫發趁著大明和北元梁王交戰,就開始渾水摸魚擴充地盤。當時洪武帝對雲南的政策是先顧全大局,雲南的主要矛盾是大明和北元的國土之爭,少數土官不服大明的統治是次要矛盾。
沐英狠抓主要矛盾,一門心思打北元,雲南全境平復後,帶著南征軍找麓川思倫發算賬。
兩軍交戰,思倫發發現沐英的南征軍比以前北元的軍隊強悍太多,打不過,於是提出投降。按照洪武帝安撫為主,打擊為輔的政策,沐英同意了,大明朝廷建立了麓川宣慰府,就像奢香夫人和明德夫人的貴州宣慰府一樣,是世襲自治制。
思倫發接受了冊封,等沐英大軍一走,又故技重施,開始造反了。
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大明對西南土官的政策是:封官可以,搞分裂不行。
沐英帶兵來伐麓川,思倫發打不過他,又投降乞和。反覆數次,就像三國時的諸葛亮七擒孟獲似的,大家習以為常,就像過年似的,每年都要造一次反,否者這一年好像缺了些什麼。
思倫發是個野心勃勃的人物,他不僅僅想想要搞獨立,他還往緬甸方向擴張勢力,每當緬甸內亂,邊關稍有稍有鬆懈,他也同樣起兵攻打緬甸爭地盤。
正因如此,沐春看到戰報,並沒有放在心上,覺得老爹是個成熟的大元帥了,這種問題他自己會解決的,千軍萬馬都闖過來了,五百頭大象戰團也不成問題。
何況他的任務是保護二百五十萬移民的生產生活安全,他忙得沒時間回京看善圍姐姐。
於是沐春沒有理會,今年他計劃在雲南設一百個書院,用教育來推進移民和土人的融合,這六年來,他親手安置移民,發現溝通比戰爭的效果更長久,但是這些都要錢,沐春絞盡腦汁寫摺子上書洪武帝,給皇帝畫大餅,向朝廷要錢要人。
自從當了世子,他的字都變得好了。
可是第二天,他正在給要錢要人的奏摺上修改潤色時,時千戶又拿來急報,“世子!昆明告急!”
“別嚇唬人,我爹不是一般人,他——”沐春懶懶的開啟戰報,驀地坐直了,目光一凜,“集結軍隊,把能帶的武器,尤其是火器都拿上,即刻出兵。”
時千戶心道大事不好,遂問:“思倫發這是得了天兵天將嗎?逼得國公爺接連兩日發救急軍報。”
沐春說道:“不曉得,但是我爹受傷了,看起來傷勢還不輕。”
時千戶有些不相信,黔國公這個人最好面子了,絕對不會再長子面前說自己受傷,需要長子去救援。就憑他們惡劣的父子關係,黔國公就是戰死,也不會服軟的。
沐春看穿了手下所想,說道:“他在信中只是說這次思倫發的大象戰團很難攻克,我軍傷亡慘重,但是他的字跡軟弱無力,最近幾年他又沒有納新的小妾進門……應該是受了重傷。”
時千戶說道:“看來世子還是挺關心國公爺的,一看字跡便知國公爺近況。”
呲!沐春歪了歪唇角,發出不屑之聲,“他這個人命大,死不了,我只是擔心主帥受傷,敵軍聲勢浩大,萬一頂不住了,大後方二百五十萬移民喪生在大象的肉柱子腳下,我六年心血不就白費了?我還指望用這個功勞賺老婆本呢。”
沐英沐春父子形同死敵,但是唇亡齒寒,必要的時候還需放下隔閡,並肩戰鬥,先解決主要矛盾,再關起門來內訌也不遲。
六年前,沐春對胡善圍許下不負國家不負卿的諾言。沐春不是王寧,必須在事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