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每天東西六宮的嬪妃都會像官員們上朝一樣來坤寧宮給馬皇后請安。馬皇后一律不見,胡善圍讓嬪妃們隔著簾子一拜,就送她們走了。

其實馬皇后根本不在簾子後面坐著,沒有孫貴妃了,她不想看見鶯鶯燕燕的嬪妃,嬪妃們身上的脂粉味她也聞不慣。

如果不是洪武帝來坤寧宮,馬皇后甚至一天都不開口說一句話。有六局一司在,各項宮廷事務循著舊例,又有曹尚宮這個“鎮山太歲”,以及範宮正這個“巡海夜叉”在上頭壓著,馬皇后不管不問,宮務也不至於廢弛,依然有條不紊的進行。

誰都知道帝后心情不好,東西六宮無人敢觸黴頭,大明宮廷的秋天,就在一片蕭瑟和壓抑中過去了。

入冬。

宮人提來炭籮,守在外面等候傳喚的胡善圍悄聲說道:“放下,我來換。”

書房的紅羅炭約一個時辰就要加一次,以保持溫暖。胡善圍提著炭籮進去,發現馬皇后不知何時趴在羅漢榻上案几上睡著了,一卷書落在地上。

胡善圍不敢叫醒馬皇后,抱來枕頭和被子,撤了案幾,然後將馬皇后輕輕扶著臥躺,蓋好,撿起書,拿著火鉗往火盆裡添炭。

剛添了一半,就隱隱聽見外頭有喧譁之聲,胡善圍出去檢視情況,是東宮的呂側妃帶著七歲的皇太孫朱雄英和四歲的次孫朱允炆前來坤寧宮。

皇太孫朱雄英是先太子妃常氏所生的嫡長子,朱允炆在東宮排行老二,是呂側妃所生。

呂側妃眼睛都哭紅了,朱雄英沉默不語,朱允炆懵懵懂懂。

胡善圍先把兩位皇孫引到暖閣裡吃點心,要小宮女陪他們玩,後將呂側妃請到偏殿,命宮人端來熱水和胭脂水粉,“請呂側妃梳妝,即便有急事見皇后娘娘,也不好儀容不整的。哭哭啼啼的,嚇到皇孫就不好了。”

呂側妃擦乾眼淚,“我知道自己莽撞,明知皇后娘娘精神不濟,還擅闖坤寧宮,可是情況緊急,實在沒有其他辦法了,不得已來求皇后娘娘,還請胡司言代為通傳。”

胡善圍問:“何事如此驚慌?”

其實還是老一套,又和大明曾經的宰相胡惟庸謀反案有關。東宮太傅宋濂,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高啟是沐春“做鬼也不會忘記”的詩人,因為高啟為江南高僧道衍禪師的《獨庵集》寫的序言,而胡善圍是道衍禪師的忠實讀者。

宋濂是太子最為尊敬的老師,但是宋濂的次子宋璲和長孫宋慎都捲入了胡惟庸謀反案。原因也很簡單,宋濂是東宮太傅,宋璲和宋慎當時也效命宮廷,在御前行走,是洪武帝的秘書班底。

祖孫三代人皆在宮廷,榮極一時,宋家是現實版本的《滿床笏》。

胡惟庸謀反案,錦衣衛查出宋璲和宋慎和宰相胡惟庸“暗通曲款”,洪武帝大怒,殺了宋璲和宋慎全家,宋濂雖然清清白白,但是受到了兒子和孫子的拖累,被株連,也要上斷頭臺。

太子朱標尊師重道,去御書房為老師宋濂求情,求洪武帝放過宋濂。

洪武帝誅殺宋家,是因他對宋家祖孫三代給予充分的信任,破天荒的命三代人效命御前,可是宋璲和宋慎卻和宰相胡惟庸有私,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倘若效命御前的人和宰相勾結,對皇帝而言,這幾乎是致命的威脅。

洪武帝對宋家三代人有多信任,此刻對他們祖孫三人就有多失望,至於宋濂無辜——連兒子,孫子都管不好,還叫無辜?統統去死吧!

太子朱標苦勸洪武帝:“父皇,宋璲和宋慎該死,兒臣並無異議。但是宋濂乃大明詩文三大家,文壇領袖人物,倘若株連到宋濂頭上,恐怕寒了天下士子之心啊,士子們會議論陛下濫殺無辜,傷了天和。”

洪武帝將一根用來懲罰宮人的帶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