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貴妃生前榮耀,死後喪禮淒涼,究根問底,是嫡母的喪禮都尚且如此,一個庶母又能如何呢?稍微破格一些,就會被大臣以“色令智昏”、“不尊重嫡妻”、甚至“寵妾滅妻”的大帽子扣在頭上,縱使洪武帝這種開國的雄主,也不想為了一個妾室來擔當“色令智昏”的罵名。

不值得。

禮部大臣,還有太子就是摸準了洪武帝的顧慮,而“絕食抗議”的,因為他們明白,洪武帝不會真的讓他們活活餓死,他們忍得一時飢渴之苦,將來贏得直臣和賢德儲君的榮耀。

巨划算。

書房霎時陷入短暫的沉默,洪武帝對眾人擺擺手,“你們都出去,胡善圍留下。”

那群人悄無聲息的離開。

洪武帝說道:“你好大的膽子,膽敢顛覆國家的喪制。”

男女出發點不同,洪武帝總是嫌棄前朝禮樂崩壞,最最喜歡制定規則,完善禮制。但是他再如何改,也不會覺得‘家無二尊’、‘家無二斬’有何不妥。

好吧,確實有些違揹人倫,洪武帝還很尊重自己的母親,但作為一個男性,一個皇帝,洪武帝也確實覺得自己比皇后要高貴一些,天子嘛,獨一無二,當然比皇后地位高了。

所以,僅憑人倫這一個原因,是無法說服洪武帝的。

但是胡善圍“父母同尊,君民同制”的建議若對洪武帝毫無吸引力,她此時早就人頭落地了。洪武帝把她留下來,是覺得她的建議有可取之處。

胡善圍必須尋找更有說服力的原因。

胡善圍此人,危機越大,腦子就轉得越快,反正都到了挖眼睛這一步,乾脆豁出去。

胡善圍說道:“禮儀這種東西,終究歸於教化,用重複繁瑣的程式來表示對這件事的態度。喪儀上父母同尊,表示皇上對孝道的看法,父親母親都應當得到尊重,如何孝順父親,就如何孝順母親,皇上改變喪制,是孝道的進步,而非後退。這是皇上的功勞啊。”

先拍個馬屁,把功勞推到洪武帝頭上,洪武帝是開國君主,比一般守成之君更加容易接受改變。

洪武帝沉吟片刻,說著大臣們說了無數遍的話,“家無二斬,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從來都是如此。”

胡善圍說道:“從來如此,便對麼?”

洪武帝想起了從前……

“朱重八,泥腿子出身,大字不識的農民,什麼義軍,不過是一群土匪,烏合之眾。從來沒聽說土匪頭子當皇帝。”

那個時候的洪武帝,也是用“從來如此,便對麼”來回應別人的種種質疑。他推翻了種種“從來如此”,才有今日的大明帝國。他最擅長的,就是大刀闊斧的革新,制定自己的規則。

比如廢除宰相制度,延續千年的宰相職位,洪武帝還不是說砍就砍了。

這個小小的女官,居然也有這種想法。

這樣一想,改變喪制,父母同尊,順應了人倫、人情,的確是進步。

而且重要的是,一旦有人反對,我就可以給他扣個不尊重自己母親的帽子,罵他們不孝,佔據道德制高點,方便推行新制。

洪武帝沉默片刻,“你退下,宣秋官覲見。”

自從廢除延續千年的宰相制度,洪武帝獨攬大權,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乾的比牛多,實在事情太多,就設定了春、夏、秋、冬輪值官員,幫助自己處理公務,現在是秋天,輪到秋官當值。洪武帝應是要秋官起草文書,修改喪制。

不用挖眼睛了。

胡善圍不敢掉以輕心,盡力剋制著自己,看似淡定從容的離開乾清宮。

剛剛走出大殿,就遇到匆匆趕來的沐春。

沐春見胡善圍的眼珠子好端端了,一顆懸起的心方落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