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更要懂得知之為不知,自從洪武三年,洪武帝決定啟動廢弛千年的諸王分封制以來,朝廷大臣們的反對聲就不絕於耳,如今過去十一年,依然時常有大臣上奏摺反對。
洪武帝連宰相都廢弛了,大權獨攬,強行推行分封制。
馬皇后很清楚分封制的弊端和隱患,西漢七國之亂的教訓還不夠嗎?但大臣可以反對,唯獨她不行,相反,她還必須從中協調,勸暴怒要斬殺大臣的洪武帝息怒。
因為她是皇后。
作為親王們的嫡母,父親要分點東西(兵權和封地)給兒子們,嫡母要是反對,就是不慈。嫡母要保護諸子,這是她的責任,就像秦王畜生不如的惡行,洪武帝要懲罰秦王,馬皇后就必須脫簪待罪,求洪武帝寬恕,將管教不當的責任攬到自己頭上。
比如太子拒絕為孫貴妃主喪,和禮部官員一起絕食。馬皇后明明齒冷太子枉顧人倫,卻還要拖著虛弱的身體來乾清宮為太子求情。
就像後世,只要有人犯錯,世人評論大多都是“你媽是什麼教你的”,很少有人說“你爹是什麼教你的”,在德行教育上,古往今來,都是“喪偶”似的教育,母親都要被迫承擔錯誤。
作為國母,皇上一怒之下要斬殺忠臣,皇后不勸,就是尸位素餐,沒有盡到國母仁愛之責。
但,朝廷的規則又是後宮不得干政,皇后不能對國家政策指手畫腳,否則大臣們的口水會淹沒坤寧宮,叫囂要廢后了。
看出矛盾沒有?這就是典型的想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點草。當一個皇后的責任遠遠大於她所能動用的權利,那麼除了沉默,揣著明白裝糊塗,她還能做什麼?
又有人跳出來說了,“你明知不對,為什麼不去以死勸諫?”
來來來,請這位先去死一死。
如果死了就能勸住洪武帝這種開國雄主,那麼大明帝國的御史臺,就可以改稱為屠宰場了。
心有靈犀一點通,馬皇后輕描淡寫幾句指點,胡善圍頓時明白以後面對洪武帝要如何拿捏分寸了。
首先,關於政治和治國策略,無論本心如何,都要和洪武帝站在一條船上,這是原則問題。龍之逆鱗,觸之則死。連馬皇后都不敢觸控,我胡善圍算那根蔥。
其次,洪武帝治家和治國的方式是一樣的,他首先是個帝王,只留下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格來當父親和丈夫。對他而言,家就是國,國就是家,家國合一。
所以不要指望用感情來說服洪武帝,用利益比較有效果。
“劫後餘生”的胡善圍從馬皇后寥寥幾句話總結出來“大明宮廷公務員秘笈”,這是她未來時常在死亡線上遊走,卻始終“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馬皇后將大明堪輿圖畫軸送給了胡善圍。
《御製孝慈錄》頒佈,孫貴妃是按照新禮制下葬的第一人,洪武帝賜諡號為“成穆”,並給予高度的評價:“……勤於事上,慈以撫下。當國家開創之初,備警戒相成之道,德實冠於嬪御,功有助於中闈。”
最終,成穆貴妃孫氏,附葬孝陵。
沒了孫貴妃,馬皇后很寂寞,她比以前更加沉默了,經常一個人坐在書房裡,一坐就是一天,手裡的書都沒有翻幾頁。
</div>
</div>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