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就沒有人知道皇上做下的惡事了。”
建文帝腦子嗡了一聲,臉色白一陣,青一陣,過了好一會,才問道:“你相信太后的話?”
胡善圍先是點頭,而後搖頭,“微臣只相信一半。微臣在高祖手下效力十五年,知道高祖皇帝的性格手段,要麼不動手,要麼做絕。太后還是太子妃的時候野心勃勃,想借著生恩,要掌控皇太孫您,高祖皇帝最方案後宮干政,既然下令整個後宮殉葬,那麼太子妃也是一併要帶走的,只是賜死太子妃沒有正當理由,此事需秘密進行。”
“故,高祖皇帝一定會命範尚宮賜死太子妃。然而,高祖皇帝沒有料到皇上一片孝心,對此早有應對。皇上,微臣進宮的時候,您才三歲,是個懵懂孩童,微臣可以說是看著您長大的,您天性純良,聰敏好學,高祖皇帝認為您是守成之君,於是封您為皇太孫。皇上是孝子,身為人子,雖知母親犯了大錯,惹怒了祖父,但母親就是母親,依微臣對皇上的瞭解,肯定不會坐視母親四十出頭就死去,否則,一生都良心不安。”
“所以,皇上明知抗旨,還是要攔截鴆酒,勸說範尚宮忘記此事。賜酒和攔酒,這兩件事是真的。”
“這兩件事涉及宮廷機密,皇上帝位的正統,觸之者死。太后以此要挾微臣,說皇上一旦知道微臣洞悉此事,範尚宮的下場,就是微臣的未來。”
聽到胡善圍的分析,建文帝震驚的目光開始慢慢發冷。
此時沐春已經親自確認了暴尚書將沉船案束之高閣的事實,唯有皇帝才會讓有包青天之稱的暴尚書收手。
再看建文帝眼神,胡善圍更加確定他就是兇手——起碼範尚宮是他派人殺的。
胡善圍趕緊說道:“微臣也是有父母的,微臣十分理解皇上的做法,如果換成是微臣,微臣也會選擇抗旨救母。微臣的母親死於常遇春屠殺蘇州城,母親為了微臣和父親,被難民踩踏在腳下的時候,還苦苦呼喊不要管她,要父親揹著微臣趕緊逃命。母女親情,血濃於水,當子女的豈能坐視父母被殺?”
聽到這話,建文帝的目光方有些轉暖。
胡善圍話頭一轉,又道:“但是,若說皇上為了殺人滅口,派人追殺範尚宮,逼死王典正,微臣是萬萬不信的。皇上性格純良寬厚,而太后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當年僅僅因覺得微臣離間陛下的母子關係,就造謠微臣和紀綱有染的謠言。可謂是有怨抱怨,有仇報仇。”
“所以,追殺範尚宮,還有逼死王典正的不是別人,正是太后自己。太后擔心賜死一事暴露,且太后權利燻心,不甘心只當一個安享晚年的太后,她渴望掌握權柄,於是說了摻雜一半真相的謊言,以此來要挾微臣配合他們逼宮。”
建文帝目光又轉冷,“所以你屈服了,以為朕會殺你?”
“沒有。”胡善圍迎著建文帝審視的目光,不躲不閃,說道:“微臣從不曾懷疑皇上,屈服太后淫威。但是,太后和皇上畢竟是親母子,感情深厚。如果微臣當時不管不顧的找皇上告狀,訴說太后和衡王逼宮的野心。一旦微臣和太后對質,只要太后堅持不承認,還反咬一口微臣被藩王們所收買,故意汙衊她,離間皇上的母子情和兄弟情。”
“皇上,到那個時候,您是相信親孃太后,還是相信微臣這個外人?”
建文帝嘴唇諾諾,終究沒有把“朕會相信胡尚宮”這句違心的話說出口。
他肯定會相信自家老孃。
“所以……”胡善圍說道:“微臣就想出了這個反間計的對策。先佯裝屈服,配合他們完成逼宮的第一步,以此為投名狀,讓太后和衡王相信微臣,然後再來找皇上坦露實情,衡王偷鑄鐵碑的地點、還有即將進宮的死士名單都在微臣手裡,如此一來,微臣就有了證據,讓皇上相信微臣的赤膽忠心。既便於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