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6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景隆一瞧,喲,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景隆首先把耿炳文安排的高階軍官一擼到底,要他們衝鋒陷陣,立功謝罪,然後把自己的人全部安排上了,也不管有無才能,都給予高位。

李景隆覺得,自己人的才會聽自己的,將來指揮坐鎮時,方能指揮自如。那些舊人還思戀著敗將耿炳文,不聽話,不好用。

李景隆著急立功,讓質疑他能力的悄悄他的厲害,聽說燕軍去支援永平去了,只留下燕王世子留守。

聽說,如今北平城只有一萬守軍。

燕王世子朱高熾在京城當了近十年的人質,李景隆可以說是看著這個表弟長大的,朱高熾是個性格溫和的胖子,由於體重的緣故,行動不便,喜靜不喜動,喜文不喜武,他用什麼守城?脂肪嗎?

所以,李景隆雖立足未穩,當即下令,率領五十萬北伐軍直搗燕王的巢穴——北平。

李景隆下令大軍拔營出發,當即有軍官反對:“元帥,如今我軍人數雖多,然而後方糧草運輸緩慢,糧食不夠吃,在真定尚能在當地得到補給,一旦大軍開拔北平,我軍糧草短缺,戰士們吃不飽,如何打仗?”

這話說的有道理,真定是朝廷的地盤,即使糧草到的慢,也可以在當地徵用糧草,勉強吃飽,但是一旦去了北方,那是燕軍的地盤,他們從那裡找吃的去?

將士們吃不飽,輕則敗退,重則譁變,人都是要吃飯的。

於是附和者甚眾,要李景隆等糧草到了再去攻打北平。

但是李景隆著急立功,說道:“你想的到,燕王也能想得到,所以燕王才會肆無忌憚的把大軍拖去支援永平,不用擔心我軍去攻打他的老巢北平。”

“用兵之道,在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燕王以為我們不敢動,我們就偏要動,偏要去攻北平,雖然糧食還不夠吃,但是北平儲糧豐富啊,我們只要攻下北平,就有糧食吃了。”

“我軍五十萬,北平只有一萬守軍,這一仗必定能贏。”

李景隆的話也有一定道理,尤其是最後一句,五十萬對陣一萬,相當於五十個人打一個,人數太懸殊了。

各位看官你們想想,就連葉問都只能一次打十個,北平城一萬守軍難道是一萬個甄子丹?這不科學。

剛才提出異議的將軍還是保持質疑的態度:“那一萬是守軍,而且北平乃是前朝大元的都城,城池城牆修建的比南京城還要高大堅固,這些年燕王都在修牆,城池堅不可催,易守難攻,我軍五十萬未必能一舉拿下北平城。”

嗯,好像也有道理。

就在膠著之時,李景隆的幕僚指著質疑的將軍罵道:“呸,你這個縮頭烏龜,三十萬軍被燕軍十萬軍隊打得滿地找牙,你們是被燕王打破了膽子吧,五十萬軍攻一個城池都不敢!”

將軍大怒,“我呸!我是龜你是鱉!打仗又不是動嘴皮子,要死人的,你攻下一個北平城有什麼用?也就是報戰功能好看一些,燕軍主力在永平,只要燕軍不滅,老巢沒有了,燕王找個地方再建一個便是,有種你去永平打燕王啊。”

這一下打了李景隆的臉,因為李景隆確實就是這麼想的,燕軍雖小,但是善戰,耿炳文都不行,他有些打怵,所以明知燕軍主力在永平,也不敢直接對上去。

北平就不一樣了,防守薄弱,燕王世子一個大白胖子有個屁用,五十萬軍就像一條蟒蛇似的,纏也能把北平給纏死。

一旦攻下北平城,就是北伐以來第一場大捷!朝廷還有建文帝太需要一次大捷鼓舞人心了。

於是李景隆拍案而起,“全軍速速拔營,往北平進發,不得有誤,若有拖延者——”

李景隆目光一冷:“違抗軍令者斬!”

李景隆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