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宮?我一回雲南,會在昆明為你準備一處清幽之地,等你去找我。”

胡善圍說道:“自從端敬貴妃去世,我就萬念俱灰,覺得這宮裡簡直不是人幹事,無論我如何努力,都改變不了什麼,我時刻都想著離開這個無情無義的地方,待端敬貴妃七七一過,我就向曹尚宮請辭。”

第143章 後洪武時代

得到了善圍姐姐的許諾,沐春樂顛顛的去雲南鎮守,從來沒有那一次的分別讓他如此開心,如果不是顧忌還在孝期,估摸他能高興的從馬背上蹦起來。

沐春回雲南途中,還故意放慢了行程,背熟了幕僚為他捉刀的詩詞,一路遍訪當地名士和大儒,宣揚雲南求賢若渴、重視文教的訊息,只要有真才實學,無論有無功名,到了雲南搞基礎教育,教會當地人識字讀書,就包吃包住,管生老病死,安頓妻兒老小,如果培養出來生員秀才舉人,或者考出了進士,嘿嘿,包你一生榮華富貴!

沐春以把稻草說成金條的口才,一路就像用梳子篦頭似的,搜刮忽悠了不少想尋前程的讀書人跟著拖兒帶女的舉家去雲南。

沐春一路高調的挖掘人才,隊伍就像懷孕似的,迅速膨脹起來了。

由於沐春的親戚們都捲入了國儲之爭,洪武帝一路都派了錦衣衛跟蹤監視,結果毛驤每天的報告都是沐春又從某地挖牆腳拐了多少人,又在詩會上大放異彩,寫了什麼詩歌深受讚歎,某位名士被他忽悠去了雲南等等。

聽到這些,洪武帝才真的放心:沐春對儲位毫無意見,繼雲南龐大的安居工程之後,又開始專心搞文化教育。

胡善圍聽沐春一路所做所為,很是欣慰,沐春真是聽話,遠離了即將到來的大風暴。

給端敬貴妃郭氏做了七七的法事,送了郭氏最後一程,胡善圍回宮,打算向曹尚宮請辭。

誰知剛剛回宮,胡善圍就覺得氣氛不對,沿路宮人面色凝重,有的雙目紅腫,似乎剛剛哭過,還有人掩面而泣。

胡善圍心道:皇上這麼快就動手了?這不像他一直的風格啊,他要等著所有不服國儲的人出來蹦躂,才會出手一網打盡,就像一個精明的獵手。

胡善圍回到屋裡,正要換一身衣服去見曹尚宮,海棠紅著眼睛裁著白棉紙——用來當一次性的護領,來保持領口的整潔,這是宮中女官們的標準服飾細節了。

胡善圍問:“怎麼回事?你們一個個哭喪著臉?”

海棠哽咽道:“曹尚宮……走了。”

什麼?

猶如晴天霹靂,胡善圍連連問道:“出了這麼大事,你為什麼不派人去端敬貴妃的墓園裡找我報信?曹尚宮這麼通透的人,怎麼糊里糊塗的觸怒了皇上?她為了什麼?是誰動的手?錦衣衛還是宮正司——”

“是走了。”海棠說道:“不是死了,曹尚宮今天早上以年邁精力不足為由,乞骸骨,自請離開後宮,回鄉養老。”

胡善圍簡直難以置信:“乞骸骨?曹尚宮是六局一司七大尚字輩女官位份最高,年齡最小的,她三十七歲當尚宮,其餘尚字輩女官差不多年過四十歲才升了五品,她乞骸骨告老還鄉?將其他六個尚字輩女官置於何地?”

最小的乞骸骨走了,要其他六個女官怎麼想?好像她們貪慕權術,賴在官位上不肯走似的。

不過,曹尚宮做事,很少考慮別人怎麼想,以及別人如何下臺,反正愛誰誰,她不在乎。此舉倒也符合她一貫的風格。

胡善圍換了衣服,趕緊去找曹尚宮,此時六局一司七個大佬齊齊整整的在一起開會,都是來勸曹尚宮的。

宮正司範宮正板著臉,“你不能走,端敬貴妃沒了,後宮大權一直無主,皇上沒有選定新的嬪妃。現在後宮所有的事情都靠六局一司運轉,你若走了,不僅後宮嬪妃群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