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4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皇后空有皇后之名,其實並無後宮之權,遇到各種盛大禮儀時,位置還要排在靜慈仙師之後,真是憋屈啊。
孫皇后空有皇后之名,並無皇后之實。
不過,宣德帝站在親孃這邊,預設張太后執掌後宮,孫皇后沒有辦法,只得把所有精力投在太子朱祁鎮身上,希望將來藉著太子翻身做主人。
隨後,吳賢妃生下皇宮第二個兒子朱祁鈺,孫皇后感覺到了危機,越發顧不得其他,全心全力籠絡小太子。
畢竟,孫皇后只是小太子名義上的母親,而吳賢妃是朱祁鈺的生母。
有了兩個兒子之後,宣德帝后宮就沒有新人了。
宣德帝對兩個兒子教育頗為嚴格,太子朱祁鎮到了三歲,就出閣讀書,搬到東宮居住,由翰林院教導,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照顧太子,孫皇后反而退到一射之地。
眼瞅著太子越發依賴王振,孫皇后乾著急,但也沒得辦法。
次子朱祁鈺三歲就開蒙,為了培養兄弟兩個的感情,宣德帝要兩人一起學習,教他們兄弟齊心。看著兩個兒子學習騎射的認真模樣,宣德帝想起小時候和朱瞻壑訓練幼軍時的樣子,不禁露出笑容:他們兩個要是能像我和朱瞻壑一樣互相幫助,互相信任就好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宣德四年,宣德帝力排眾議,宣佈鄭和再下西洋!
滿朝皆驚,因為宣德帝自登基以來,一直都延續仁宗皇帝的國策,休養生息為主,停止下西洋。皇上怎麼突然改變了國策?
奇怪的是,宣德帝對此事的回應極其霸道不講道理,不聽勸諫,極其強硬:
“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朕的,朕一個人說了算。”
“朕不覺得鄭和太監的年紀是個問題。”
“要不,你別當官了,朕看你的年紀比鄭和太監都大。”
“船年久失修?買,什麼都可以買。”
經過一年的籌備,宣德五年,鄭和太監終於如願以償,第七次下西洋,帶著兩萬多人離去。
阿雷以譯官的身份登上了大海船。
十一年了,上一次,她選擇了愛情,這一次,她選擇了自由和夢想。
擱淺了十一年的夢想再次!
沐春和胡善圍在泉州目送鄭和船隊出發,正因有這種強悍、深愛女兒的父母,才能庇護阿雷每一次都能按照自己的心做出人生選擇。
胡善圍感嘆:“阿雷真是好命啊,什麼都能得到,也有勇氣放下。”
沐春大言不慚,說道:“她最大的幸運,就是有我這樣的父親。我童年缺失的東西,全都給了她。”
宣德六年,船隊返航,鄭和死在返航途中,由副手王景弘接任。
宣德七年,七十五歲的尚宮黃惟德乞骸骨歸鄉,自從胡皇后被廢,六局一司皆報於張太后,孫皇后早就被架空,空有皇后之名。所以陪著張太后渡過洪熙朝最艱難一段時光的黃惟德和張太后關係親密,結下君臣之誼。
黃惟德年邁退休,張太后特作詩送她送行:
“皇明列聖御寰宇,偉烈宏謨冠千古。重惟仁化本家邦,內庭百職需賢良。諮爾惟德女中士,自少從容知禮義。一從應召入皇宮,夙夜孜孜勤乃事。昔時黑髮今如霜,歲月悠悠老將至。九重聖主天地仁,欲使萬物同陽春。體茲德意賜歸去,乃心感激情忻忻。嶺海迢迢千萬裡,潞河官棹春風裡。賜農宮錦生光輝,親戚相迎人總喜。喜爾富貴歸故鄉,我心念爾恆不忘。彩筆題詩意難盡,目極天南去燕翔。”
黃惟德回到廣東順德老家,和唯一的親人——侄女團聚。
宣德八年,永清公主出水痘,極其兇險。公主燒得糊塗的時候,看到一個道姑打扮的人坐在床邊,眼淚滴在她的小臉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