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4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宣德帝心裡在滴血,嘴上卻說道:“胡皇后身體不好,朕年三十未有子,今喜貴妃有子。母從子貴,古亦有之。孫貴妃若不封后,那麼太子的地位就不穩,國儲若不穩,則帝國動盪。”
“咳咳。”宣德帝用帕子捂著嘴,乾咳了幾聲,“朕這兩年忙於國事,無一日懈怠,感覺身體不如從前了,萬一……唉,當年父皇仁宗皇帝登基九個月就薨了,朕這個儲君還在千里之外的南京,漢王和趙王虎視眈眈,朕若不是憑著嫡長的身體登基,大明還不知要遭受多少內亂,朕只是想給太子一個身份。”
楊榮忠於大明江山社稷,覺得宣德帝說的有道理,他寫了二十幾條罪狀,遞給宣德帝,說道:“既然要廢后,就要師出有名,否則皇上的名聲會受損。按照上面的去做,即此可廢。”
宣德帝一看,居然是說胡皇后嫉妒,對孫貴妃行巫蠱之事,品行出現問題,不配當國母,所以必須廢后!
楊榮是效仿當年漢武帝廢生下一子三女的衛子夫,用巫蠱的藉口。
宣德帝將紙條撕碎,連連搖頭,“不行不行,胡皇后清清白白,她並非嫉妒之人。朕只是要廢她,並非要置她於死地。巫蠱之亂,是要抄家滅族的。彼偈嘗有此,宮廟豈無神靈乎?”
意思是說,為了廢后而羅織罪名,會遭遇天譴,我於心不忍。
楊榮說道:“若非如此,胡皇后不當廢而廢,天下人都不會心服口服,認為皇上背信負義,無故休掉原配嫡妻,古云,糟糠之妻不下堂,這將是皇上一生的汙點,載入史冊,千秋萬代,被人唾罵。”
楊士奇也說道:“皇上乃一代聖主,從皇太孫時就得太宗皇帝的讚揚,從皇太孫到太子、到皇帝,皇上一直受萬民景仰,是明君啊。皇上只在處理漢王一事上手段過於殘忍,但漢王謀反在先,其罪本應當誅,且扣在銅缸之中還負隅頑抗,實在忍無可忍。但是胡皇后無辜被廢,皇上本性善良,為何獨獨對胡皇后絕情如是?非大丈夫所為!”
楊士奇耿直,竭力說服宣德帝莫要廢后,還舉了歷朝歷代無辜廢后的例子,“漢光武帝劉秀,無故廢原配嫡妻郭聖通,詔書曰:‘異常之事,非國休福。’當年宋仁宗廢郭皇后,後來甚悔。無論光武帝還是仁宗,都是明君表率,然而皆因無故廢后而留下汙點,到老時都甚是悔恨。於國於家,甚至風序良俗也都不利,這是寵妾滅妻。”
楊榮說道:“如果要廢,就要以巫蠱之名,這是廢后的理由,錯在皇后。如果無故而廢后,那麼錯在皇上,有損皇上名聲。”
宣德帝心想,我都願意為了朱瞻壑揹負殺皇叔的名聲,為了阿雷,揹負寵妾滅妻的名聲又如何?
宣德帝說道:“朕意已決,廢胡皇后,效仿當年宋仁宗廢郭皇后,封她為靜慈仙師,退居長安宮修道,為大明祈福。”
史載,胡皇后無過而廢,天下聞而憐之。宣宗後來提起胡皇后,曾悔稱是“少年事”。
別人都以為“少年事”是指年少輕狂,被貴妃孫氏所迷惑,而廢了無辜原配嫡妻,其實不是這樣的。
少年事,是十六歲那年立下容許阿雷當一個七分妻子的誓言。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愛過,無怨無悔。
這句話恐怕只有當事兩人才會懂。
阿雷出宮,相貌神似她的替身成了靜慈仙師,洗淨鉛華,改為道姑打扮,在長安宮清修,閉門不出。
只在重大節慶時,靜慈仙師才走出長安宮,張太后每一次都要靜慈仙師坐在上席,孫皇后屈居人下。
不僅如此,由於張太后只當了九個月的皇后,還沒當過癮呢,丈夫就被糖給吃死了。
現在阿雷退了,只有五十歲的張太后權力慾望重啟,藉口不放心孫皇后會善待順德公主和永清公主為由,乾脆把六局一司籠在自己手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