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0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王心想,只要皇太孫認清形勢,知難而退,他就不和皇太孫計較了。

漢王約了大侄子一起閱兵,看天策衛最新演練的陣型——天策衛本是禁軍的一支,被漢王索要去了,成為漢王府的護衛。

漢王就是想在大侄子面前展現實力,讓大侄子知難而退,所謂先禮後兵,到底是一家骨肉,撕破臉多難看,何況對方是個晚輩。

太監王振把請帖送到皇太孫案頭,朱瞻基看了,合上帖子,“你去漢王府回話,就說我會準時去。”

王振不禁為皇太孫擔心,“這……天策衛已經從禁軍變成漢王的私兵,天策衛演習,除了兵戈,還有火炮火槍,刀劍無眼,就像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殿下要三思啊。”

朱瞻基已看穿一切,淡淡一笑,“我不怕他有意,就怕他無意,你自去傳話便是。”

王振摸不著頭腦,只得服從命令。

三天後,天策衛在一處空曠之處開始演習,演習的內容是攻城。

在一處廢棄的城牆那裡就地取材,這段城牆主體是夯土,上頭覆蓋著磚石,距今已有千年,據說是東晉時建立的城牆。

那時候北方大亂,晉朝亡國,司馬家族的分支跑到被稱為蠻夷之地的南方建都,建立新都城,取名為建康,這就是南京的前身了。

千年風風雨雨,昔日健康城已無痕跡,只餘下幾段舊城牆。古代沒有文物保護的概念,城牆又不是可以買賣的古董,不值錢,乾脆用來做攻防演習。

城牆上豎著一排稻草人當做敵軍,城牆下,天策衛排兵佈陣,十門嶄新的佛郎機大炮在最前方,大炮後面是九排火槍手,火槍手後面是弓弩兵,弓弩兵後面是步兵,步兵們圍著一架架和城牆差不多高的登雲梯。

戰場旁邊有個土坡,土坡架起了帳篷,漢王先至,到了卯正(上午七點),皇太孫的車駕準點出現,儀仗齊全,旗幟鮮明,很有氣勢。

漢王拍馬迎接,漢王先拜,行君臣大禮,朱瞻基下了馬車扶起漢王,回了一拜,以家禮待之。

漢王做了個請的姿勢,比皇太孫先走,漢王一邊在前面引路,一邊指著演習的隊伍進行講解。

漢王比皇太孫輩分高,但皇太孫是君,漢王是臣,嚴格來講,漢王走在皇太孫前面,甚至並肩而行是不合適的。

漢王是故意的,在大禮儀上嚴格遵守禮儀,比如剛才君臣相見時先行臣子禮,免得被人抓住把柄,參他目無君臣。

但是在小的方面故意裝作無意中忽略,如此,即使被人參,父皇也不會理會這些小細節,還覺得這些人多事,故意離間天家骨肉。

漢王不是第一次做出這種事情,瘸子太子不良於行,走路需要兩個身強體壯的太監攙扶,兩兄弟走路,漢王經常走在太子前面。

這次邀請皇太孫閱兵,漢王故技重施,可是皇太孫不慣漢王這個毛病,憑著一對螳螂般細長的大長腿,邁開大步,加快步伐頻率,也不怕扯著蛋,兩下就追上去了,並且始終保持領先漢王半個肩膀的距離。

漢王敏銳的感覺到朱瞻基和太子是不一樣的,太子寬厚謙和,這個大侄子銳氣十足,鋒芒畢露,不願落後於人。

不過,漢王還有後招。

漢王請了朱瞻基上座,自己坐在下首,入座之後,一身戎裝的漢王世子朱瞻壑過來向大堂哥請示,“軍隊已經準備完畢,請皇太孫示下。”

朱瞻基像個細長的螳螂,朱瞻壑比堂哥還高出半個頭,身體敦實的像一座鐵塔。漢王有意培養這個接班人,連這次演練都是朱瞻壑全權負責,他只當一個甩手掌櫃。

朱瞻基看著這個一起長大的堂弟,目光柔和一些,抬了抬手,“開始吧。”

“是。”朱瞻壑退下,飛身上馬,大手一揮,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