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9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心腹紀綱去做。
傻白鹹紀綱智商捉急,在胡善圍酒裡下桃花粉,想要她腹瀉一整晚,錯過明天的宮規考試,結果胡善圍拿著米酒招待眾新女官,事情鬧大了……
紀綱被宮正司範宮正揪出來了,嚴刑拷打,十個手指甲生生拔出來,他都沒有出賣毛驤。
紀綱是毛驤的忠犬,一個人形哈士奇,智商有限,能力不足,經常闖禍,就是蠢萌可愛,忠誠到底。
毛驤為了保持對高祖皇帝的忠誠,一生不婚不育,紀綱和他,如父如子,相伴多年,不僅僅是上下級的關係,還摻著親情——而親情,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是這微弱的光,讓他們覺得這人世間並不算特別難過。
紀綱總是不開竅,一如以往的當花瓶,毛驤也並沒有訓練他變得聰明,一直寵著他,能夠一直笨下去,也是一種幸福。
毛驤為高祖皇帝奉獻一生,最後被當做祭品去平息民憤,紀綱從頭到尾都看在眼裡,毛驤不會為了一己私慾而殺人,全是皇帝的命令,他為皇帝揹負了天下人的罵名和仇恨,卻無怨無悔。
紀綱明白,那些如雪片般飛到皇帝案頭彈劾毛驤的奏摺只是毛驤之死的從犯,若沒有皇帝的暗示,誰敢彈劾毛驤?
所以皇帝才是毛驤之死的主犯。
而如今,永樂帝為了震懾群臣,壓制太子,任憑詔獄裡那些臣子們“病死”。
如果永樂帝沒有暗示,紀綱怎麼敢剋扣犯人的飲食,還不給他們請大夫,放任自流,任憑他們嚥氣
呢?
永樂帝一日不給他們定罪,他們就是死於疾病,並非死於永樂帝之手。
到頭來,誰為他們的死亡負責?
當然是他錦衣衛指揮使紀綱。
尤其是解縉之死,轟動朝野,無論官場還是民間,都罵他是殺人魔鬼,罵他矇蔽了皇帝,使得這些臣子冤死詔獄。
紀綱明白,目前皇帝還需要用他的手,向東宮施壓,東宮要麼選擇在沉默從爆發,孤注一擲逼宮——當然會失敗;或者受不了壓力,在沉默中滅亡,東宮太子以身體衰落,不良於行的理由,自請廢除儲位,皇太孫順理成章成為第一繼承人。
當任務完成,朝野怒火累積到要爆發的時候,就是把他推出去安撫民憤之時,到時候他和毛驤的下場一模一樣。
對此,紀綱深信不疑。
紀綱不是毛驤,毛驤要以生命成全這一世的君臣之誼,紀綱要反抗,他已經習慣了借刀殺人,還有什麼比朱家人更適合對付朱家人呢。
解縉死後,漢王心中大快,當年父皇在選誰當儲君時,就是聽信瞭解縉這個太子黨的話,封了大哥為太子。如今太子危機重重,最大的支持者解縉又死了,漢王恨不得放鞭炮慶祝。
淡定,要淡定。漢王只能在心中直樂,秘密設宴,款待解縉之死的大功臣紀綱,感謝他除掉了這個心腹大患。
紀綱是永樂帝的刀,紀綱又把漢王當成他對付朱明王朝的刀,假意於漢王交好,兩人把酒言歡,共同慶祝。
紀綱痛訴解縉之錯,”……是漢王殿下和皇上打進京城的,可是解縉一句‘好聖孫’,就讓皇上決定立從未上過戰場的世子為太子,唉,我都替殿下不值啊,就因他一句話,就否認了殿下靖難之役四年的付出。”
</div>
</div>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