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8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祖父懷疑兒子,兒子懷疑孫子,祖父用孫子牽制兒子,孫子就像肉夾饃似的夾在中間,裡外不是人,偏向誰都是錯。

紀綱淡淡道:“天家就是這樣,互相折騰,互相折磨,享受人世間最大的富貴,也受著人世間最虐心的折磨,挺公平的。”

朱瞻基沒有想到事態會發展到這個地步,他頓時心生惶恐,父親活的好好的,且兩次監國有功,他若奪了父親的儲位,豈不是大不孝?

如果廢了父親的太子之位,他會落下千古罵名,別人只會說父親是因他而廢,才不會說是皇爺爺的緣故呢。

對此,朱瞻基束手無策,他比太子還被動,除了煎熬,什麼都做不了。

朱瞻基依然每天都去東宮晨昏定省,給太子和太子妃請安。

身為排名第二的儲君,朱瞻基每次請安身邊都跟著皇太孫宮詹事院一套隨從班子,太子東宮詹事府也有一套班子,父子見面,這兩套班子分左右站立,形成對持之勢,氣氛緊張。

在氛圍下,十幾雙眼睛看著,朱瞻基將所有情緒壓在心底,上前行禮,“父親今日身體可好。”

太子:“孤很好,你去看看你母親吧。”

每天的對話似乎和往常一樣,但是父子兩個都明白,有些東西正在悄悄發生變化。太子在重壓之下,對這個長子的心情是越來越複雜了。

後院皇太孫宮的屬官不得入,故,朱瞻基和太子妃問安的時候,沒有在太子面前那麼拘謹。

對於太子妃而言,丈夫當皇帝,她是皇后;兒子當皇帝,她是太后,無論如何,她的地位都牢固的很。

可是正因為如此,太子妃在太子和皇太孫面前也裡外不是人,夾在中間,太子和太孫明明都是她最親的親人,可是這兩人好像從心理上都疏遠了她。

因為,他們都覺得她好像更偏向對方一些。

皇太孫:她想要皇后勝過當太后,皇后母儀天下,是天下所有女人的夢想。

太子:她想當太后勝過當皇后。皇后頭上還有太后呢,太后才是真正後宮之主。

備受煎熬的何止是皇太孫,太子妃張氏也是左右為難,偏偏她什麼都不能說,說什麼都是錯,只能像太子、皇太孫一樣保持沉默。

“給母親請安。”

太子妃朝著朱瞻基招招手,“過來坐,你最近好像又瘦了。”

是的,由於易儲風波,朱瞻基的體型從大碗寬面變成了小碗拉麵,越發細長了,顴骨凸起,尖細的下巴像是一把匕首戳在脖子中間,畢竟是自己懷胎十月生下的頭一個兒子,太子妃很是心疼長子變成這樣,她如今夾在中間,她很理解長子的苦楚。

從有記憶開始,朱瞻基就沒有在母親懷裡撒過嬌或者落過淚,不過此時相似的境遇,讓他和太子妃心有靈犀一點通,說道:“母親最近清減了許多,要縱使沒什麼胃口,也要努力加餐飯啊。”

意思是要忍,要穩住,現在全家壓力都大,千萬要穩住,莫要自亂陣腳。

太子妃聽懂了兒子的話,她拍著兒子的手,“知道了,你也要注意身體。”

朱瞻基想多和母親溝通幾句,但是在這個特殊時期,他若在母親這裡逗留時間太長,太子恐怕會不高興,懷疑母親,反而會給母親帶來麻煩。

於是朱瞻基問安之後匆匆告辭,太子妃曉得兒子為難,擺擺手,“你去忙吧。”

皇室氣氛緊張,連除夕夜都死氣沉沉。

就這樣,大明在易儲風波中迎來了永樂十三年。

正月十六,最長的假期過完了,朝廷開始上班,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向永樂帝彙報工作:

“……過年期間,詔獄裡宗人府經歷高得抃、中允李貫、參贊王汝玉、翰林院編修朱紘、以及蕭引五人病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