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尚書為了給自己岳父脫罪,徇私枉法,太子無權處理。

可是,李尚書也是東宮左春坊學士,太子的老師,在這層關係上,太子明知老師被御史彈劾徇私枉法,他要是一點表示都沒有,不出言警告李尚書,後果也是相當嚴重的,甚至太子都會被李尚書拖進去,被人汙衊他包庇老師。

太子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如果太子真的對李尚書徇私枉法之事一言不發,直接將摺子送到永樂帝,漢王肯定會發動手下人說太子私德有虧,包庇東宮的學士。

太子看著父親的御筆硃批,少不得要宣當天在場的解縉和左都御史劉觀進來,商議如何回覆父親的建議,另外,這兩人是證人,大體可以複述當天太子警告李至剛的話,來證明自己並沒有侮辱李尚書,只是口頭上提醒罷了。

此時左都副御史劉觀已經得了漢王的暗示和好處。都是老狐狸了,劉觀見永樂帝對彈劾李至剛的奏本沒有立刻做出反應,要都察院去查李尚書,反而提醒太子“雖有小過勿需折辱,亦不可偏聽以為好惡”。

所以皇上的意思,是要放過李尚書,睜一眼閉一隻眼,不想在親征期間追究朝廷大臣,要保持朝廷穩定的意思啊。

皇上是這個意思,那麼何不賣給順水人情給漢王,還有李尚書呢?

太子身體不好,聽說消渴症無藥可醫,壽數有限,都活不長的,甚至有的人會乾脆猝死……

劉觀權衡利弊,決定配合太子演一場戲。

太子有召,按照規矩,需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大臣同進同出,解縉先到,在門口等劉觀,劉觀姍姍來遲,解釋道:“抱歉,剛才更衣去了。”

人有三急,情有可原,解縉說道:“不要緊,劉大人請。”

兩人一起進殿,到了半路,劉觀突然臉色一白,捂住肚子,“不行,我還需更衣一次,麻煩解大人再等等我。”

過了一會,來了個小內侍,說道:“解大人,劉大人已經更衣完畢,順道去了太子那邊,要大人不要在原地等待了,馬上過去。”

解縉沒有深想,以為太子那有監察御史、鴻臚寺官等四部門的官員監督,所以劉觀沒有等他一起,直接去找了太子。

解縉形色匆匆去了太子書房,進去一瞧,那裡有劉觀的影子,只有太子和服侍的太監們。

解縉連忙往後退,劉觀捂著肚子跑了過來,“不好意思,剛才又去更衣了。”

兩人這才一起進去。

太子和解縉萬萬沒有想到,解縉只是多看了一眼,就遭來了禍患。

漢王密報永樂帝,說解縉私會太子。

永樂帝半信半疑,這時留在京城的耳目——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也秘密上書,說解縉和太子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有過短暫的會面。

非常短,但見過,不曉得他們談什麼。

錦衣衛是耳目,這下永樂帝相信了漢王的話。

解縉在東宮右春坊當學士只是兼職,他的正職是永樂帝內閣秘書團的第一機要秘書。

各位看官,你們還記得當年明初四傑之一的宋濂是如何從太子少師、宋家一門祖孫三代都在大內當官,卻被高祖皇帝差點滅滿門,殺了宋濂的兒子和孫子,最後孝慈皇后求情,才免去宋濂一死,發配白帝城的往事嗎?

當時宋家三代人皆在大內行走,是高祖皇帝秘書團成員,身為帝王,最忌諱身邊親信和外臣或者其他兒子們有私交。無論說了些什麼,都幾乎不可原諒。

解縉這一下犯了大忌。

永樂帝下了調令,說西南交趾剛剛建立行省,急需人才治理交趾,把內閣的解縉調到交趾去了。

明眼人一看就是貶斥。

解縉曉得自己中招了,終究是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