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雷到了王府,和郡主縣君們相處的還不錯,王府人多,嫡出庶出、各房關係錯綜複雜,她也漸漸學到了一些人情世故,不再像以前那樣單純天真。
周王府的故事之狗血曲折,簡直可以單開一本百萬字宅鬥朝鬥小說,阿雷每日去周王府上學,等下了學,胡善圍以周王府為切入點,展開介紹京城複雜狗血的親戚和社會關係,阿雷聽得津津有味,覺得姐姐講的比茶館說書的還要引人入勝。
說書人都是虛構的故事,姐姐說的都是真實歷史,居然比虛構的故事還曲折離奇。
周王府在建文朝削藩的時候,因周王妃馮氏生的嫡次子朱有燻嫉妒親大哥、周王世子朱有燉的爵位,在李景隆的誘導下,汙衊父親和大哥謀反,周王府由此除爵,貶為庶人,圈禁鳳陽。朱有燻如願以償得到了周王的爵位。
風水輪流轉,朱有燻得意沒幾年,永樂帝打到了京城,救了親弟弟一家子,恢復名譽和爵位,本來打算把朱有燻這個不孝逆子下獄,逐出皇族,貶為庶人,但是周王夫妻作為父母,終究不忍心二兒子落得此等下場,遂向永樂帝求情,原諒朱有燻年幼無知,被李景隆所引誘,做下汙衊父兄的惡事。
永樂帝只有周王一個親弟弟,母妃死的早,少年時期是“寵弟狂魔”,不會拒絕弟弟的要求。無奈之下,放過了朱有燻,又怕他再惹事,引得弟弟傷心,就將他封在了雲南大理,眼不見心不煩。
周王夫妻都健在,故,整個周王府,除了汝南王朱有燻搬到大理去了之外,其餘十四房兒子們都帶著妻室兒女住在王府,尚未分家,再加上尚未出嫁的幾個郡主,周王府人丁興旺,很是熱鬧,簡直是大家族生活標本似的存在。
阿雷以前都在單純的壞境下生活,每天的生活都波瀾不驚,每天都在重複,昨天和今天沒啥不同。一進周王府上學,簡直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這才曉得啥叫一樣米養百樣人。
那麼多新鮮的面孔,單是搞清楚誰是誰、出自那房人,就要費不少時間,何況每一張面孔下還藏著多張臉,隨時切換,阿雷覺得複雜又新奇,就像解謎似的,每一天上學都充滿期待,這種新鮮感迅速沖淡了她失去玩伴朱瞻基和父親胡榮的悲傷,她恢復了活力,學會向前看了。
對此,胡善圍即高興,又迷惑不解。
高興的是女兒每天都過得很充實,下學回來總是找她問東問西,求知(八卦)欲高漲,不再沉浸於悲傷之中,母女溝通更暢快了。
疑惑的是她和沐春夫妻兩個前半生努力逃脫名利場,尋求閒適安靜、今天就曉得明日會做什麼、舒舒服服的消磨時光,追求一成不變的生活,覺得這樣是最理想的生活狀態,可是女兒不這麼認為,她完全和他們夫妻是反著來的。
阿雷要新鮮、要刺激、喜歡挑戰、寧可栽倒再爬起來,也想繼續探索未知的領域,她充滿了好奇心,她所追求,往往是胡善圍和沐春所逃離的。
起初,春圍夫婦每日接送女兒去周王府讀書,約過了一個月,阿雷不耐煩了,要自己騎馬上學,不許姐姐姐夫送,最多隻許護衛遠遠的跟著。
昆明各族雲集,民風豪放,土官的女兒或者朝廷流官的閨秀也可以拋頭露面上街。
阿雷一走,“空巢中年人”沐春在家裡焦慮不安,“看這天色,好像要下雨,唉,好好的馬車不坐,嫌棄太悶,非要騎馬,被淋溼了怎麼辦?”
“城裡那麼吵,萬一誰家商鋪開業放鞭炮,驚了阿雷的馬怎麼辦……”
胡善圍剛開始還能裝作淡定,後來被沐春的想象力弄得越發焦慮起來,拍案而起,“你能不能閉嘴?你慌就慌,說得我也跟著慌,咱們這樣在家裡大眼瞪小眼有個屁用。”
情急之下,胡善圍都說起了髒話。沐春唾面自乾,一拍腦門,“你批評的對,我們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