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胡家的上門女婿,也跟著姓胡,叫胡天光。”
沐春,字景春。孝慈皇后親賜的名和字。出自《岳陽樓記》那句著名的“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胡善圍退役之後,在雲南立了女戶,她是戶主,沐春冠以妻姓,以天光為名,也是一種另類的延續,只有沐春這種不著調的人能想得出來。
周王妃一愣,滾了熱淚,“大外甥,沒想到你還活著,馮家……馮家都死絕了。”
周王妃馮氏,宋國公馮勝之長女,是沐春正兒八經的大姨媽,周王自然就是他大姨夫。
馮勝全家死於洪武帝晚年大清洗,只有出嫁女周王妃倖免。次女小馮氏雖然也是出嫁女,但是小馮氏嫁入的是鄭國公府常家,是堂堂鄭國公夫人、懿文太子妃常氏的孃家。常家也滅了滿門,小馮氏作為常家婦,就未能像姐姐這樣有幸免死,真是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
常家唯一逃脫的孫子常繼祖被沐春”奇貨可居”,藏在雲南,永樂帝登基,常繼祖“及時”出現京城,引起轟動,永樂帝藉機施恩這個唯一倖存的老牌勳貴後人,封了他為世襲的雲南臨安衛千戶,俸祿待遇世襲罔替,算是養常家後人祖祖輩輩。
永樂帝此舉,贏得許多老軍人的讚歎和支援,常繼祖作為重要的政治資本,在雲南臨安衛起著安撫作用。
常家後人透過一代代的努力,從滅門到崛起,到了第五代常復,終於走出雲南,被弘治皇帝封世襲南京錦衣衛指揮使,重新迴歸大明豪門。到了第八代常玄振,則被嘉靖皇帝封為世襲罔替的懷遠侯,家門得以迴歸大明頂級豪門之列。
一個家族從誕生到榮極、衰落、近乎滅族、重啟、復興、振興,恢復家族榮光,用了百年時間,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由於常家已經退出京城名利圈的爭奪,本文關於常家的故事線到此為止,以後不會再另行表述了。
且說孃家馮家滅族、周王妃馮氏撿回一條命,緊接著又跟著周王一起被貶為庶人,吃了不少苦頭,人生起起落落,她才四十出頭,鬢髮已經全白了。
當年胡善圍兩次救周王,這其中也有周王妃是沐春大姨媽的原因。
如今,周王妃再見大外甥沐春,真是恍如隔世般。
沐春安慰大姨媽,“馮家沒有死絕,舅舅馮誠一家在雲南隱姓埋名,改為馬姓,大姨媽若想見他們,我可以安排下去。只是此事要和我詐死一樣保密,不可外傳,除了您和大姨夫,不得讓第三人知曉。”
“這個我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周王妃擦乾眼淚,“馮字的一半就是馬,改得好,這些年來,我已經看淡一切,不想追求什麼虛名了,只要平安就好,就姓馬吧,不用再改回來了,現在自是富貴了,誰知以後會發生什麼呢?”
周王妃一日之間大悲大喜,沐春介紹了懵懵懂懂的阿雷,周王妃十分喜歡,曉得她名義上是胡榮之女,其實是自己的親外甥孫,有馮家四分之一的血統,得知沐春愁女兒的教育,便邀請阿雷去周王府附學。
周王妃說道:“王府有許多和她同齡的郡主、縣君,大家一同上學玩耍,就不會寂寞了。”
只對醫學感興趣的周王和他爹高祖皇帝唯一共同之處,就是特別能生。
除卻年幼夭折的,周王府存活的有十五個兒子,十個女兒。子又生子,周王府人丁興旺,子女加上孫子孫女,外孫女外孫,周王府這一脈已經超過五十人了。
親哥當了皇帝,給弟弟發福利絕不手軟,不管嫡出庶出,兒子全部封郡主,女兒全部封郡主,郡王的女兒們也都封了縣君,祖孫三代人全部捧穩了金飯碗。
周王身體不錯,王府沒有分家,全都住在一起,故周王府裡和阿雷同齡的郡主縣君等有十來個,延請名師教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