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沐春帶著小基阿雷打獵歸來,收穫滿滿,回家時,老遠就見一彪人馬把自家圍得水洩不通。
為首那人漂亮的簡直讓人挪不開眼睛,阿雷看著那人,都愣得忘記吃手上竹籤穿著的一串炸湯圓。
沐春看到那人,立刻收斂起笑容,騰出一股殺氣,“在我家門口如此高調行事,你想讓天下人都知道這裡的秘密嗎?”
那人不僅不惱,還朝著張嘴忘記吃湯圓的阿雷眨了眨眼睛,“我是來接人的,把最大的秘密接走,你以後就輕鬆多了。”
來人正是錦衣衛指揮使紀綱。永樂帝登基之後,吸取了建文帝閉目塞聽,被庸臣矇蔽的教訓,立馬恢復了錦衣衛的招牌和編制,暗探遍佈天下,如今紀綱就是他的心腹、眼睛和耳朵。
“沐大人,皇上派咱家和紀大人來接皇長孫,因來時匆匆,沒有提前告知大人,還請大人見諒。”紀綱後面走出來一個人,白淨俊秀,氣質沉穩,雙目燦爛如星,正是永樂帝最信任的太監馬三保。
馬三保和胡善圍關係不錯,因劉司言遇害秦王府一案而結緣,後來跟著道衍禪師去了北平,由此和燕王府結緣,成為燕王心腹。
對待馬三保,沐春態度明顯不同,說道:“馬公公請進,喝杯粗茶再走不遲。”
紀綱呵呵笑道:“沐大人以後要改口啦,皇上給他們師徒二人賜名,道衍禪師有了俗名,叫做姚廣孝,馬三保則賜名為鄭和,外頭都叫他三保太監。”
第200章 蘭舟催發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大明宮廷風向要變了,因前頭元朝太監弄權,和後宮嬪妃勾結,賣官禍國,故,明初兩朝,洪武朝三十一年,建文有四年,加在一起足足三十五年,太監都得不到重用,甚至小內侍們私下識字,都是殺頭的重罪。
道衍禪師是靖難之役的智囊團核心人物,立功甚偉,得到永樂帝“姚廣孝”的賜名並不奇怪。但永樂帝給馬三保賜名鄭和,這是宦官勢力開始抬頭的跡象,永樂帝為什麼這麼做?
沐春看著春風滿面的三保太監,心想我們一家三口在昆明隱居,管你官宦怎麼樣,嘴上立刻改口:“三保太監請進寒舍一敘。”
沒有邀請紀綱。但是紀綱臉皮厚啊,跟著走進宅院,還問看著自己發愣的阿雷,“小姑娘,怎麼不見你姐姐?”
阿雷對紀綱的美貌毫無抵抗力,實話實說,“我爹病了,我姐姐去看他。”
紀綱惋惜嘆了一聲,“胡員外身體不適,你們早點說就好了,我帶著談太醫和茹司藥來一趟雲南——他們夫妻兩個醫術越發精湛了,去了北平治好了皇后娘娘的病,皇后才得以抗過舟車勞頓,到了京城,宮裡剛剛舉行推遲了兩年的封后大典。”
歷史的程序並非只取決於幾個大人物,是無數個小人物的共同推動。徐皇后大病初癒,大明宮廷有了女主人,太子一家人當然也跟著搬到京城,入住東宮,宮裡宮外局勢都稍穩定下來了,永樂帝才騰出來派人把大孫子接回去。
小基要走了。
阿雷心裡不是滋味,連紀綱的美貌都無法安撫她的難受,大人們在課堂裡喝茶聊天,兩個小孩子回到各自臥室,侍從們幫助小基收拾行李,阿雷和小基是鄰居,她聽見隔壁房間哐哐搬箱子、裝東西的聲音,煩躁的爬到床上去,像一隻鴕鳥似的將腦袋埋進被子裡,耳不聽心不煩。
也不知過了多久,一個人把被子掀開,阿雷的腦袋已經捂熱得像個煮熟的螃蟹,紅彤彤的,臉上溼漉漉的,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
阿雷順手用被子擦臉,氣鼓鼓的說道:“你為什麼不敲門?”
小基說道:“敲了很多次,也叫了名字,你總是不應,我有些擔心,就進來了。”
阿雷心裡堵得慌,指著門口,“你出去,我累了,我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