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節,二妮兒,欣欣向榮,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王看了陶陶一眼,皺著眉出去了,那眼神彷彿她是什麼禍害。
陶陶也不想啊,可誰讓自己倒黴呢,這人要是倒黴起來真是喝口涼水都塞牙,自己逛個廟怎麼就跟犯朝廷的邪教掛上了。
晉王是走了,卻吩咐洪承留了下來,洪承是一百個不樂意,可爺的令也不敢不聽。
陳英雖強硬,到底也知道見好就收的理兒,晉王沒把人帶走,就是給了自己面子,自己不兜著還能怎麼著,對於這位怎麼在牢裡折騰,也就睜隻眼閉隻眼的過去了。
陳英這會兒也覺得這丫頭弄不好真冤枉,就她剛的樣子,完全就是個小孩子,怎可能加入什麼邪教,只是這案子既落到自己手裡,就得查清審明瞭才行,而且,這小丫頭也聰明,剛那幾句什麼不放走一個壞蛋,也不冤枉一個好人,明明白白是說給自己聽的,年紀不大,倒挺機靈。
不過這丫頭倒是什麼來路,讓晉王如此護著?
陳英出大牢回了刑部衙門,便問身後的耿泰:“何時晉王府有了這麼一位,之前怎麼沒聽過?”
耿泰道:“大人,這位就是上回陶像案的那位陶家的姑娘。”
陳英:“哦,原來是她,她不是搬到晉王府去了嗎,怎麼又在廟兒衚衕?”
耿泰:“這個小的就不知了,想來是跟晉王殿下鬧了彆扭,這位姑娘年紀小,小孩子脾氣,哪有個準兒。”
旁邊的衙差聽見了忙道:“這個小的倒是聽說了些,聽說這位陶姑娘想自己做買賣賺錢,晉王殿下不答應,這位姑娘性子倔,一甩腦袋就出去了。”
陳英:“便她是晉王府的人,也需查清底細,不可徇私輕放了她。”話音剛落下人來回說潘鐸來了。陳英忙叫請進來。
彼此見了禮,潘鐸把手裡捧著的一宗案卷呈上:“陳大人,這是我們王爺叫奴才送過來的。”
陳英開啟一看:“這個陶二妮是何人?”
潘鐸:“陶二妮就是如今關在大牢裡的陶二姑娘。”
陳英愣了愣,翻了翻手裡的案卷,這是一份宗族家譜,記錄著陶家的祖宗幾代人,祖籍何處,何時遷到哪裡,做過什麼營生,如今還有那些族人,記錄的清楚明白,下頭有當地鄉紳里長,官府戶籍官員具保,絕不可能作假:“這陶家祖上倒也算書香門第,怎麼如今……”說著停住話頭。
潘鐸笑道:“如今也不差,我們爺說二姑娘年紀雖小卻有傲氣,若能好好教導,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陳英奇怪的看向潘鐸,心說這丫頭不是晉王府的人嗎,怎麼秦王也這麼上心,這個案卷送過來,也等於這丫頭證了清白,秦王何時這麼喜歡管他人的閒事了。
略沉吟道:“王爺可還有吩咐?”
潘鐸:“我們爺說大人是刑部正堂,如何審案?怎樣發落,全憑大人裁奪。”
陳英這才鬆了口氣,案卷既在,這丫頭的嫌疑就算洗清了,若早知如此,剛才讓晉王把人帶走也無妨,是自己太過謹慎,生怕這丫頭跟邪教那些人有牽連,方才跟晉王對上,雖說自己並不怕得罪晉王,到底也不能太過,放了這丫頭的人情還是落在晉王身上妥當,也免得鬧得太僵,畢竟還得同朝為官,對方又是皇子。
一說到皇子,就忍不住想起十五,陳英腦仁都疼,也不知自己怎麼惹著這個混世魔王了,上回跑到自己府裡大鬧了一場不算,後來在宮外頭截住自己,恐嚇自己不許到皇上跟前兒告他的狀,自己是得了萬歲爺宣召進宮回考場舞弊的案子,哪是去告狀,可任自己好說歹說那位也不信。
且,打哪兒以後,有事兒沒事兒就叫身邊兒的小太監來敲打自己,弄得陳英煩不勝煩,如今又多了晉王,以後不定多少麻煩事呢?
想到此揮揮手:“把人放了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