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節,二妮兒,欣欣向榮,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買個鋪面。
至於做什麼買賣?陶陶還沒仔細想過,她不想累死自己,所以不能開飯館,技術類也沒什麼拿人的特長,南北貨倒是個很好選擇,只是自己還沒去過南邊呢,路都不熟,目前也只能是個想頭罷了。
燒陶倒是個安穩的營生,只是這兩回是運氣好,才賺了兩筆好錢兒,以後就難了,畢竟誰沒事兒做陶像啊,還這麼高的價兒,說到底,陶製品只能算低端大路貨,賣不上太的高價兒……
第24章 倒黴催的
忙活了一個月,一百零八尊羅漢像終於成了,上的最好的彩釉,加上大栓精湛的手藝,燒出來的陶像顏色鮮活,表情生動,線條流暢細膩,效果極佳,陶陶都喜歡的不行,琢磨以後閒了,讓大栓給自己燒一套迷你款當擺件兒。
這天是朱貴約好取貨的日子,陶陶特意起了大早,柳大娘比她更早,已把院子規整利落,早飯也擺在杏樹下的小桌上,用個竹編的淺子扣住,免得落了飛蟲,天熱了草木蔥蘢,蟲子也多了起來。
柳大娘的廚藝極好,也大約知道了陶陶的口味,今兒早上做的是長壽菜豬肉餡兒的包子。
長壽菜是柳大娘從城外挑回來的,廟兒衚衕住的大都是莊稼人,以前都是靠著種地為生的,勤勞樸實是女人莊稼人的天性,一開春廟兒衚衕的女人們都會起早去城外挑野菜,什麼長壽菜,野菠菜,苣苣菜,苦菜,婆婆丁,枕頭菜,大葉菜……
陶陶一問,柳大娘能說出一大串來,什麼稀奇古怪的名兒都有,吃法也多,用開水汆了涼拌或洗乾淨了蘸醬,炒著吃,做餡兒,蒸包子,包餃子……再多了就攤開晾在竹淺子裡,曬成乾菜,備著冬底下解饞。
光野菜能做出十幾種花樣來,讓陶陶佩服不已,陶陶最愛吃的野菜豬肉餡兒的包子,就著熬的糯糯的棒渣粥,陶陶一頓能吃四個大包子。
陶陶把手裡的包子塞進嘴裡,喝光了碗裡的粥,拿到井臺上洗乾淨了放到一邊兒,就算她起的早,也比別人晚了許多。
柳大娘一家跟大栓都是天不亮就起來,陶陶可不行,這時候起已算很早了,吃了早飯,陶陶泡了一壺茶提到院子裡,一邊兒喝茶一邊兒等朱貴。
杏花早謝了,枝頭簪了許多小青杏,瞧著甚是喜人,陶陶仰著頭數了一會兒,哪裡數的清,自己忍不住笑了,一想到馬上就有一筆銀子進賬,心情就好的不行,以前都不知道自己這麼財迷。
正想著,就見二虎子跑了進來:“來了來了,那個朱管家來了。”
陶陶迎出去行禮問好,朱貴如今知道這位是七爺府的人,哪敢受她的禮,忙側身避開:““不知陶像可好了?”
陶陶倒未在意他的動作,點頭:“好了,昨兒陰天,怕落雨,都挪到屋裡去了。”引著朱貴進了堂屋。
朱貴一尊一尊瞧了過去,忍不住點頭,這陶家燒的陶像的確不凡,也難怪能入老太君的眼了,陶陶見他臉色便知滿意,暗暗鬆了口氣,朱貴也痛快,從懷裡掏出銀票來遞給陶陶:“這是剩下的銀子。”
陶陶接在手裡,把旁邊一早預備的盒子拿過來開啟:“聽說朱管家有兩個小孫子,這個給兩個孩子玩兒吧。”
朱貴低頭一瞧是兩個胖娃娃的不倒翁,一個男娃一個女娃,色彩鮮豔,憨態可掬,朱貴不禁暗道,別看這丫頭年紀不大,還真是個會辦事兒的,可惜是七爺的人,不然,生意做起來說不準能賺大錢。不過,這丫頭跟她姐差的是有些遠了,不是洪承說,自己做夢也想不到這位是秋嵐的妹子。
陶陶讓大栓跟朱貴帶來的小廝一起把陶像搬到外頭車上,自己讓著朱貴在院裡坐了,倒了茶遞過去:“茶不好,您老湊合著吃一碗。”
朱貴:“我這兒正有些口渴呢。”說著拿起來喝了半碗下去,放下茶碗看了陶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