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節,二妮兒,欣欣向榮,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到此,不禁道:“我姐真沒跟你那個什麼,怎麼外頭的人……”沒敢往下說。

七爺:“因你姐在我身邊兒伺候,模樣兒又出挑,日子久了外人難免往歪處裡想,不過是以訛傳訛罷了,怎能當真。”

陶陶:“那你為什麼對我姐這樣?”

七爺:“我對你姐怎樣了,她伺候我一場,便她去了,主僕之份仍在,況,我也沒做什麼,既不能為她伸冤也不能為她正名,只是把她安葬罷了。”

陶陶見她臉上有難過之色,遂不好再說什麼:“其實這事兒也怨不得七爺,七爺已經仁至義盡,我姐若是知道七爺這般照顧我,縱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七爺搖搖頭:“看顧你一開始是因你姐,後來卻不是。”說著看向陶陶,目光沉沉,而眼底深處卻彷彿帶著絲絲縷縷的光芒。

陶陶撐不住有些臉紅,別開頭:“不說這個了,怪叫人傷心的,你再不回來,我明兒可就走了。”

說到這個七爺目光晶亮起來:“父皇下旨在西苑的湖邊兒蓋暢音閣,點了我主理此事,這幾日我都在戶部敲定樣式草圖,今兒方得了空……”

第60章

見他眼裡藏不住的歡喜,陶陶莫名有些心酸,這些生在帝王家的人,雖錦衣玉食,尊貴無雙,卻也有屬於他們的無奈,層層規矩束縛了親情,母子不能常見面,本該和樂一堂的父子,成了君臣,人世間本該最平常的親情,之於他們卻成了最奢侈的東西。

所以,七爺才會因皇上讓他蓋個戲臺就如此高興,這時的他不是高高在上的晉王殿下,只是一個想得到父親認可的兒子。

想到此,倒不好跟他鬧彆扭了:“暢音閣是不是看戲的地方啊,皇上怎麼想起這個了,莫非是為了十月裡的萬壽節?”

七爺點點頭:“正是為了萬壽節與群臣同樂,宮裡也有個暢音閣,只是小些,擱不開太多人,加上地處後宮,大臣出入不便,所以父皇才下旨在西苑蓋一個。”

陶陶:“既有樣子不就簡單多了嗎,在工部找出當年蓋暢音閣的樣式圖紙,照著蓋就好了。”

七爺搖頭:“哪有如此簡單,西苑的暢音閣比宮裡大上數倍有餘,樓閣戲臺倒還好說,只是地方太過寬闊,聚音效果便成了難題,我跟工部的匠人研究了幾天,都未找到一個妥帖的方法,正發愁呢。”

陶陶眨眨眼,忽想起自己旅遊時,導遊給自己介紹過一個古代戲臺超牛的聚音效果,用以來證明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勞動人民的智慧源遠流長,她記得是在地上埋了許多水缸,來加強聚音效果。

想著便道:“這個蓋房子我是不懂啦,不過我隱約記得誰家蓋過戲臺,貌似在地上埋了許多水缸,只要在臺上唱戲,都能聽的見。”

七爺大喜:“是啦,我怎麼就沒想到呢,若把空水缸兩兩相扣埋在地上,不就可以聚音了嗎,這麼簡單的道理自己竟沒想起來,陶陶你真聰明,怎麼想到的,我可是愁了幾日,再想不出解決之法就要耽擱工期了,對了,你說你想起來的,你是南邊人,南邊的戲臺多搭在祠堂附近,你莫不是想起了之前的事了?”

陶陶這個後悔啊,早知道自己就不管閒事兒了,隨口說了一句,就引出這麼多後遺症來:“那個,我也不知道,就模糊記得有這麼回事兒。”

七爺:“你這次回去走走,瞧瞧熟悉的地方,許就想起來了。”

陶陶怕他再提這個,忙岔開話題:“你瞧這會兒雨下的更緊了,打在芭蕉葉上的聲音,像不像你上回撫的那首曲子,叫什麼來著,對,瀟湘夜雨,不如你彈琴給我聽好不好?”

七爺點點頭,叫人焚香挪琴,手指一撥彈奏起來,琴聲叮咚,彷彿遠行的離人在孤舟中想著家鄉的親人,倍感傷情。

一曲畢,陶陶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配這個高危職業

子書貓貓

關東小土匪

A大雪滿弓刀

我的下鋪是男主[穿書]

滄瀾弄月

[綜漫] 五條從手機跑出來了怎麼辦

墨離夜

當廢柴王妃成修仙大佬後

孤嵐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