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拉人下水
房車齊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2章 拉人下水,1987,3天成萬元戶,房車齊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如今百廢待興,需要師以長技以制夷,需要學習國外的各種先進經驗,從管理到技術層面的,用提供優渥的條件吸引外資,讓他們到咱們國內來投資,在咱們來看,對方也能夠獲取好處,比方優惠的政策,甚至免稅收,減稅收,地皮能夠以非常低廉的價格拿到手,程式簡單,再一個,咱們這也有人口紅利,人力成本低。”
“用這樣的條件,換取對方的先進管理經驗,獲取對方的技術,獲取對方的資金,算是雙贏,但是實際上,這些老外心裡有非常多的小九九,要他們提供資金,他們是願意的,要他們提供管理經驗,他們也是願意的,可要他們提供先進的技術,他們肯定會藏著掖著,關鍵的技術不會洩露出來,只會用一些過時的,對他們而言已經落後了二三十年的技術。”
陸浩趁機給嚴明昌說著老外的不是,說著老外的野心和心機。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樣不絕對,不同的民族,都有好人和壞人,有友善有粗鄙的,但是,如果從生活習慣,從信仰習俗方面去看,又是對的。
人再好,可如果對方的信仰和習俗跟自己不一樣,隔著遠了,尊重沒問題,可如果離著近了,工作時,平常逛街時,甚至吃飯時,說話時,就會產生衝突,就很容易引發矛盾。
國內有很多缺點,但國外同樣也有很多的不適。
陸浩跟老外打過不少交道,老外在科技方面的防備心很重,哪怕商人不防備,但老外的政府也會設定各種壁壘,用苛刻的條件保障其競爭力。
提前給嚴明昌上眼藥水,防備著老外,總歸是好的,如果嚴明昌更上心,推動江城方面在科技上投入更多的資金,吸納更多的人才,就更好了。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是由誰創造的,當然是由人才,而人才是怎麼得來的,主要其實就是跟國家的教育相關。
教育有好幾個目的,其中有兩個比較大的目的,一個就是透過教育讓國民素質得到提升,學識得到提升,能夠適應各個工作崗位的需求,同時,也能夠為國家的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再一個,學校就如同森林一樣,森林在雨季的時候能夠蓄水,不至於讓洪水淹沒了村莊,而學校同樣也是如此,能夠將不少的青年放在學校中,用學習來消磨他們的精力,免得他們到社會上去做違法犯罪,擾亂社會秩序的事情。
實事求是的說,歐美的一些國家,他們在教育方面的發展和普及,要高於我們,而且教育的理念也會更加的成熟。
在孩子還不明白學習,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年齡段,就以玩樂為主,等到孩子年齡大了,心智成熟了,對學習,對各個方面的事情感興趣了,再依照他們的興趣進行培養,這種情況能夠極大的避免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能夠讓他們是因為興趣而學習,而不是為了考一個高分,為了考一個好學校來學習。
如果學習是為了多賺錢,為了考高分,為了考一個好學校,那麼這種功利性的學習,最後出了社會,必將也是帶有更多的功利性,而帶有功利性,就很難在科研方面做到專心一致,很難做到耐住寂寞,守住初心。
要發展科技,需要吸納老外,或者說需要吸納全球的人才!
“老外在科技方面的確要領先我們不少,哪怕是他們二三十年前的一些技術,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先進的,如果能夠獲取到,我們也能夠少走不少的彎路。”嚴明昌說道。
陸浩點點頭,對於嚴明昌的這個說法,他是認同的。
能夠少走彎路肯定是好的,大部分領導其實對這一點也有認知,知道老外提供的一些技術實際上是以前的老技術,用優惠政策,用低成本的用工環境來吸納外資,從他們那獲取到以前的老技術,也是沒法。
但是有一點是不少人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